|
终南积雪浮云端 科技扶贫再向前 |
陕西省科学院—西北大学助力柞水县脱贫攻坚 |
|
了解研发的木耳深加工产品
观看柞水木耳大数据中心运行演示
观察选育的木耳新品种样品
调研天麻种植新技术试验情况
鼠年伊始,巍巍终南山,银装素裹,2020年1月7日,中科院西安分院 陕西省科学院赵卫院长、李保国副院长与西北大学郭立宏校长、常江副校长带领两个单位的科技处长、校办主任,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及省科学院微生物所、西安植物园的负责人等冒着严寒赴秦岭深处的柞水县小岭现代农业园区、下梁河木耳小镇调研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情况,并与柞水县政府举行进一步合作座谈。
赵卫、郭立宏一行首先参观考察在牵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建成运行的柞水木耳大数据中心与陈列的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其后,又奔赴位于下梁河村的陕西省科学院食用菌研发基地即柞水县木耳小镇调研,深入各个试验大棚,详细了解一些珍稀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创新研发与推广情况及农户的增收脱贫效果。
据柞水县委常委、副县长利斌介绍,在陕西省科学院、西北大学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领支撑下,柞水县以挖掘当地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木耳产业及建设木耳大数据中心和木耳小镇,使一些贫困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实现了增收脱贫,体现科技创新对山区深度贫困县在脱贫攻坚中助力作用的同时,也为未来乡村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
据了解,柞水县围绕木耳产业“1153”计划,利用科技做支撑,2017年4月启动了建设以木耳为主题的特色小镇,陕西省科学院在当地建立木耳技术研发中心,引进吉林农业大学李玉院士团队及西北大学大数据和食品科学院研究团队,立项和争取国家有关项目总经费5000余万元,撬动社会企业投入5000多万元,联合研发菌种,攻克木耳产业发展中栽培方式、湿度温度、采摘时节控制等关键技术,同时,立项建设柞水木耳大数据中心,进一步降低木耳产业发展用工成本,建立产销信息网络平台及移动媒体客户端,提高了木耳基地管理水平和产品品质、销售信息,构建木耳产业发展与农户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木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此,柞水县也成为全国38个科技创新型示范县之一。而陕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李峻志、万一研究员等科技人员长期扎根柞水县深山村镇田间地头,为农户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陕西省科学院、中科院西安分院发挥两院合一合署办公的运行优势,集中力量一年实施一个成果转化的品牌,以“一所一品”助力陕西省“一县一业”发展。
郭立宏说,校地合作、校院合作,以科技引领挖掘地方优势自然资源,在扎实开展政、学、研合作,发展地方扶贫产业,为精准脱贫探索新的助力模式的同时,西北大学参与地方扶贫工作,也使大学多个学科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