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霞 刘双双 徐志雄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9/8 14:12:10
选择字号: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鲐背之年仍追逐“两个梦想”

 

9月7日,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0岁(虚岁)阳历生日。“鲐背之年”的他仍坚守在科研一线,为实现“禾下乘凉”“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想努力。

1930年出生于北平(北京的旧称)的袁隆平年少时跟随父母颠沛流离,动荡的生活让他埋下了奋发图强的种子。从小立志学农则出于他对田园之美、园艺之乐的向往。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真实的农村与向往的田园大相径庭,他却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当时看到农村的贫穷落后,我是有点雄心壮志的,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

水稻是湖南主要农作物。亲历过饥饿苦难的袁隆平从1960年开始进行水稻种植试验,从此为解决粮食增产问题持续奋斗了半个多世纪。

1966年,袁隆平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通过培育水稻“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由此拉开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代表湖南省水稻雄性不育系研究协作组作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发言,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此后,杂交水稻先在湖南推广,后在中国遍地开花结果,水稻平均亩产也一路“飙升”:1976年231公斤、1984年358公斤、1998年424公斤……

1996年,中国农业部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目前,超级稻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

“我希望今年的示范田,实现亩产1200公斤、每公顷18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献礼。”生日前夕,依然精神矍铄的袁隆平在长沙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全国有四个百亩示范田正在攻关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其中两个示范田有望在今年10月就实现亩产1200公斤。

当被问及90岁生日愿望时,袁隆平又一次说起他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前者是他真实的梦境,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这一梦想正随着不断高产的超级稻逐渐成为现实。

后者则是希望超级稻走出国门,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全世界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一半种上了杂交稻,每公顷增产2吨,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在袁隆平看来,发展杂交稻会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巨大的贡献。据了解,从1979年首次“走出”中国,杂交水稻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在国外的种植面积已达700万公顷。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袁隆平成为8名“共和国勋章”颁授建议人选之一。

“这对我既是鼓舞也是鞭策,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升级为“90后”的袁隆平笑说,未来要健康快乐超百岁,就像超级稻攻关一样,不断超越新目标。

“祝愿中华人民共和国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富强。”亲眼见证了新中国70年发展变迁的袁隆平言语间既饱含深情又充满骄傲,“在中国共产领导之下,我们中国真正富强起来了,现在我们能够抬得起头,挺起了腰杆”。(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