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雨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9/8/8 9:15:14
选择字号:
小海螺的绝境
深海采矿危及海底生态

采集自克兰—克利普顿带深海海底的深海动物 图片来源:DeepCCZ Project

 

■本报见习记者 辛雨

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了更新版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超过7000个物种被列入名录,使得该名录收录的濒危物种首次超过10万个,达到105732个。

该名录显示,海洋濒危物种保护形势严峻,有500种深海硬骨鱼、16种鳐鱼被列入名录,鳞角腹足海螺成为因采矿威胁被列入濒危名录的第一个深海软体动物。名录称,由于深海捕捞、油气开采以及深海采矿等人类活动的开展,这些深海鱼类正面临生存威胁。

深海开采“殃及”海底生物

1972年,一位名叫Hjalmar Thiel的年轻生态学家冒险深入太平洋的偏远地区。在海洋表面以下约4000米的地方,其深海软泥拥有数万亿的多金属结核——土豆大小的沉积物,含有铜、镍、锰等。

Thiel对该地区生长在沉积物上的小型动物很感兴趣,而他的旅行伙伴更热衷于从该地区富含金属的泥浆中提取有价值的矿石。有一次,Thiel告诫他们如果继续开采并将废物、沉积物倾倒在海面上,可能会导致浮游生物窒息。

几十年来,Thiel和同事一直在进行商业深海采矿对海底生物潜在影响的实验。这些实验模拟采矿行为,结果产生了沉积物,沉积物下降并埋没了海底的生物。测试显示,采矿本身会危及很多的海洋生物,对海底生物的影响比人们想象的大得多。

鳞角腹足海螺主要栖息在印度洋的深海热液喷口附近。它身上的外壳和鳞片含有铁合物,因此非常坚固,也具有磁性。

2003年,人类首次发现鳞角腹足海螺生活在海面下2900米的地方,且栖息地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如此恶劣的栖息环境,这种海螺完全依靠身体独特的铁甲外壳和鳞片存活下来。

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生物学家Lisa Levin说:“鳞角腹足海螺的濒危向决策者发出了警告,提醒他们深海采矿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潜在影响。”

日本海洋与地球科学技术厅深海生物学家Chong Chen认为,即使是对该海螺栖息地进行一次探索性的采矿活动,也可能破坏热液喷口,而且开采的沉积物也可能让它们窒息,从而对其生存造成直接影响。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乃胜告诉《中国科学报》:“深海开采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绝不只是‘殃及’这种海螺,整个海底生物、生态系统都会受‘牵连’。”

开采深度决定影响程度

深海,通常被定义为海洋表面200米以下的区域。许多地方海床附近的温度在0℃附近徘徊,几乎没有光线,压力超过100MPa,相当于两只大象站在你的大脚趾上。深海内的生态系统非常庞大,目前,科学家几乎还没有开始研究这些生态系统。

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海底矿产的研究开发基本仍处于调查勘探阶段,还没有真正进入工业化开采。李乃胜说:“但是,调查的最终目的一定是开采。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酝酿如何开采,由勘探转入开发,这是大势所趋。”

李乃胜认为,提到开采,首先考虑的应是环境问题,其中包括对海底动物的影响。在不同的海底深度开采不同矿种,可能影响不同的生物。

深海采矿主要有四大类。一是深海油气。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导致墨西哥湾沿岸生态环境遭遇“灭顶之灾”,相关专家指出,污染可能导致墨西哥湾沿岸1000英里长的湿地和海滩被毁、渔业受损、脆弱物种灭绝。

二是可燃冰。大量开采可燃冰可能对海底压力产生影响,引发海底滑坡甚至影响海底生态环境。“海底沉积物较松软,开采易搅浑海水。如果发生滑塌,肯定会对海底生物造成一定影响。”李乃胜说。

三是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结核一般集中在太平洋中部4000米水深区域,该区域生物较少,因此多金属结核的开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四是热液硫化物。它是含有铜、锌、铅、金、银等多种元素的重要矿产资源,主要出现在2000米水深的大洋中脊和断裂活动带上。热液硫化物是由海水侵入海底裂缝,受地壳深处热源加热,溶解地壳内的多种金属化合物,再从洋底喷出烟雾状的喷发物冷凝而成的,被形象地称为“黑烟囱”。

海底热液周围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密度非常丰富,目前新发现的生物种类已经达到10个门类500多个种属。李乃胜表示,如何开采这些热液硫化物,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拿出成熟的技术办法,总体仍处于勘探阶段。

工业文明要对环境负责

“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今天,海洋承载的主要是船舶航运贸易,也就是商业文明。当海洋发展进入海底矿产开发阶段时,标志着海洋进入工业文明的新时代,这是一个重大变化。”李乃胜表示,“因此可以说,今天我们已经站在了工业文明的门槛上。在工业文明的开始阶段,把环境问题放在第一位,这是科技界的共识,也是产业界的共识。”

据悉,此次《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的硬骨鱼,通常生活在1000米以下的深海。其中,有20%的深海硬骨鱼缺少评估数据,因此需要对其物种状态开展进一步研究。此外,许多深海硬骨鱼生活在国家管辖海域以外,对于其保护责任归属尚存疑问。

“这些深海鱼类首次被纳入评估,可以说我们对深海鱼类保护现状的研究刚刚开始,应尽快开展有关人类活动对深海物种的影响的研究。”红色名录海洋鱼类小组主席贝斯说,“本次红色名录对濒危深海鱼类的收录,将成为反映深海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全球海洋濒危物种保护形势愈加严峻,急需采取行动加以保护。

中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的报告指出,过度捕捞是威胁海洋濒危物种生存的重要因素。此外,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栖息地的影响和破坏,也会对物种生存构成极大威胁。在海鸟中,由于繁育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迁徙途经地用途的改变、在中转站被非法捕猎等因素,近年来其数量急剧下降。

“超过10万个物种被列入红色名录,凸显出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的严重后果。”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代理总干事Grethel Aguilar说,“保护自然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所在。”

《中国科学报》 (2019-08-08 第3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