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7/25 15:24:06
选择字号:
罗梭江论坛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

 

“地球上800万个物种中有100万个正因人类而遭受灭绝威胁,其中许多物种会在几十年内消失,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多……”就在今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在最新公布的《IPBES评估报告》中发出了这样的警告!

正是围绕生物多样性丧失这样的重要命题,7月23日-24日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举行的第四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作为了研讨的主题。

“走向大自然的研学旅行是当前科学教育的一种热门方式,在青少年们学习生物多样性知识、认知大千生命世界的同时,我们需要提倡在人与万物对话中养成新的生命观与伦理观吗?”论坛伊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汤书昆首先提出了哲学层面的思考。

中科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则以“在自然教育中深入渗透科学教育”为题,分析了自然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区别及联系,指出在人类历史上第六次科技革命到来之际,需要自然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发展。

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来自科研院所、高校、植物园、各类教育基地和民间自然教育机构的160多名代表,还就如何发挥植物园、博物馆等场所作用,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功能;新媒体时代如何拓展、整合科学教育形式和科学传播途径,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的社会影响;怎样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多种形式的公众科学项目,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和碰撞。

2020年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爱知目标”的收官之年,但其中大部分目标已经无法在最后期限内实现。版纳植物园主任陈进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人类面临的极其复杂且困难的命题,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它还需要公众自下而上的觉醒和参与,而教育是实现这一结果最重要的途径”。他希望,此次论坛的跨界交流与合作,能为明年在云南举办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提供有益的建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事宜,请联系: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