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5/14 11:26:21
选择字号:
融汇国际和产业资源 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基于一核双翼的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教授汪勇团队。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教授汪勇(右一)指导研究生实验。

2018年8月,暨南大学和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共建“油脂加工与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揭牌。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作为暨南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理工学院遵循“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规划,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本科专业6个,科学硕士专业7个、专业学位硕士专业2个、博士专业2个。学院在读研究生320名,在读本科生1021名。据悉,暨南大学工程学、农学、材料科学进入了国际ESI排名前1%,其中理工学院的教师贡献率非常高。

“我们提出通过研究生短期出国(境)研究项目‘走出去’和‘国家外国文教专家’项目‘引进来’进行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汪勇表示,经过近8年探索与实践,我们提出培养研究生“1+N”种能力的理念,构建了以“一核双翼”(联合实验室为核心、工程中心和创新联盟为两翼),融汇国际和行业产业资源的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新模式。

汪勇,1977年出生,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创新团队带头人。他不仅探索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领域科学问题,也积极研发行业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多项成果已经实现产业化。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两方面均衡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作为联系人协助合作伙伴加拿大萨斯喀切温大学Martin Reaney教授获批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

积极探索:创新培养新模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应用型非常强的工科专业,随着食品工业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要求培养的研究生不光要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同时要有良好的应用实践、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传统的‘师徒制’和‘闭门造车’研究生培养模式,严重依赖校内资源,培养的研究生能力单一,无法适应和满足国家和产业对高端创新人才的需求。”汪勇表示,同时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严重不足,课题研究与行业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脱节,成果转化能力低下。此外,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欠缺,学术交流水平弱,无法追踪国际研究前沿。

2011年,汪勇提出通过研究生短期出国(境)研究项目“走出去”和“国家外国文教专家”项目“引进来”进行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在此基础上,逐步升级组建了国际联合实验室。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升级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经过多年的构建与实践,汪勇团队已在人才培养和科研上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开创了基于“一核两翼”的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出培养研究生“1+N”种能力理念作为培养目标,“1”为一种核心能力,“N”为多种拓展能力。国际联合实验室重点培养研究生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和科研创新能力,形成国际化视野。工程中心和创新联盟通过产学研联合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应用实践和成果转化能力。

第二、打造了“一核两翼”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新平台。该平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国际化与产业资源,细化为“八项支撑”。其中国际联合实验室主要提供前沿的研究课题、高水平的国际化指导教师和研究环境以及双向研究生交流培养机制。工程中心提供应用型研究课题、实践型校外导师队伍和接近于实际生产应用的企业化研发模式。创新联盟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政策链“五链融合”资源与环境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体制和平台。

第三、构建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核心保障体系。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在校内为研究生建立了“团队带头人”+“责任导师”+“业务导师”的校内导师组。通过国际联合实验室,以国外高水平教授为国外联合指导教师。通过工程中心和创新联盟,以企业高水平研发和管理人才为校外联合指导教师。建立“一主二辅”的校内外和国内外的导师组培养机制,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的核心环节。

据介绍,汪勇团队通过融合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资源,创立“一核双翼”型工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升级国际合作和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一核双翼”型工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整合国际著名学者和产业界精英师资,打造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一主二辅”高水平导师团队;依托国际联合实验室,实践中外研究生双向交流培养机制,营造国际化氛围,培养“知华友华”的外方研究生人才。

辛勤耕耘:科研、育人双丰收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创办于1985年,是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998年获食品科学硕士学位授权,2010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食品学科的国际交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在暨南大学非常有特色和优势。先后成立了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获批了4个省级工程中心和1个省级技术创新联盟。

据了解,由汪勇牵头成立的平台包括暨南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切温大学“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油脂加工与安全”联合实验室、广东省粮油副产物生物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食品副产物增值加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

汪勇带领的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创新团队由1名教授,5名副教授、4名博士后和十几名研究生组成。该团队于2014年,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成立了“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国际联合实验室,加方负责人为萨斯喀彻温大学Martin Reaney教授。联合实验室现有人员40余人(含研究生),主要开展亚麻籽功能食品配料关键技术开发。

为了积极践行与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2018年,暨南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油脂加工与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马方负责人为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Tan Chin Ping(现为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和Lai Oi-Ming教授。主要开展油脂加工技术和安全,功能性脂质乳液,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高效输送系统,结构性脂质等方面的合作研究。

在前期产学研合作基础上,2015年和2016年,暨南大学油料生物炼制与营养创新团队联合广州美晨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嘉德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广州海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批广东省高校工程中心和广东省工程中心,和企业一起从事工程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2016年,暨南大学联合广东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服务机构等15家单位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目标为构建食品副产物增值加工产业价值链,凝练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问题;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聚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等人才形成人才链;完善联盟的支撑服务体系,构建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链。协同推动广东省食品副产物增值加工产业技术链的综合发展。

经过近8年的探索与实践,汪勇率领团队在科研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双丰收:三分之一的研究生出境交流学习,国际交流与合作和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团队先后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广东省专利优秀奖各1项。参与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实现了人才培养和科研的双丰收。

汪勇表示,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升。其项目成果已在省内外食品专业兄弟院校得到推广应用,促成兄弟院校“一带一路”教育联盟的组建。通过联合实验室双向交流机制,吸引了“一带一路”国家华人学生来祖籍国学习、工作和攻读学位,培养出“知华友华”的高层次外方人才。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