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4/9 9:11:15
选择字号:
第八届清华脑起搏器论坛在京举行

 

4月7日,由清华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承办的“爱人如己,感恩相伴”第八届清华脑起搏器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论坛旨在普及帕金森疾病相关知识、为患者搭建权威诊疗平台,呼吁全社会加强对帕金森病人群的重视。论坛上,多位知名医院神经科专家探讨了帕金森病治疗的等问题。

据介绍,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日”,以此纪念最早系统描述这种疾病的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为1%。目前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的数量在逐步增加,发生帕金森病这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人也渐渐增多。

帕金森疾病会让患者逐渐丧失自主行动能力,给患者本身和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如何正确的认知和治疗疾病,成为所有帕金森患者和家属共同关心的问题。

据悉,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每年都会联合全国各大三甲医院,开展“清华脑起搏器论坛”活动。目前该活动已成功举办八届,社会反响巨大,成为我国帕金森病医学进展的重要科普阵地。

论坛上,清华大学科研院邓宁副院长、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李路明教授、副主任郝红伟教授,北京天坛医院张建国教授、冯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凌至培教授、徐欣教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王劲院长,北京协和医院郭毅主任,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马羽主任,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何乐老师出席,分别就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清华脑起搏器研究成果、中国帕金森病发展趋势及治疗措施等进行了主题发言和讨论。活动中,专家联手患者共同展现了“爱人如己”精神,科学家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专家持续追踪患者治疗体验,医疗器械公司完善患者服务体系。

清华科研院副院长邓宁指出,清华脑起搏器的问世,为我国该类疾病患者人均降低手术治疗费用十余万元,使疗法迅速普及,更多患者迅速受益,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领先,首创变频刺激、远程程控、3.0T核磁兼容等技术,成为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的翘楚;并快速走出国门,打开国际市场,为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发展树立了榜样。

今年1月8日,清华脑起搏器团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团队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自主突破核心技术,打破美国独家垄断,攻克了多项世界难题,开创了我国有源植入医疗器械超越进口的先河,成为近20年该领域实现领跑的成功范例。

张建国谈到,脑起搏器技术是应用于高度精密和复杂的人脑。脑起搏器的电极需长期植入大脑深部,并接受植入于胸前皮下的脉冲发生器输出的脉冲电流对大脑进行持续刺激,这对植入系统提出了苛刻的安全、可靠和稳定性要求。而国外技术垄断加之我国高端医疗产业基础薄弱的制约,更使这一任务难上加难。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和验证清华脑起搏器的安全性已和国外品牌一致,“稳步态、零灼伤、无断裂、异地程控”性能更优于国外品牌。

李路明指出,集成电路、封装工艺、嵌入式软件、可靠性测试、焊接、生物相容性材料、无线通信、电磁场、神经影像、神经电生理等等,团队成员充分各自擅长的专业技术,形成合力,自主设计研制了系列脑起搏器系统,包括植入体内的脉冲发生器、延长导线和电极,以及医生程控仪、体外充电器、测试刺激器、患者控制器等体外设备,构建起研发制造脑起搏器的关键技术、工程制造和临床应用三大体系,用重量更轻、寿命更长、性价比更高的引领性产品,使患者得到了更有效、更安全、更可靠、更便利的临床治疗。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