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肖洁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9/4/2 20:55:07
选择字号:
捐毕生积蓄的九旬院士:自己做衣服的“大小姐”
 
 
郑儒永夫妇在捐赠仪式现场。中科院微生物所供图
 
“国家培养了我,中科院培养了我,我要为国家再做一点贡献。”
 
4月2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两位九旬老人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中国科学院院士、88岁高龄的郑儒永和老伴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河,将毕生积蓄150万元捐献给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永久性“郑儒永黄河奖学金”,以激励青年学子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负时光,努力向上。
 
自己做衣服的“大小姐”
 
郑儒永是我国著名的真菌学家,她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首次报道了我国特有的人体病原毛霉新种和新变种,主编完成《中国真菌志—白粉菌目》,成为国际公认的白粉菌目检索书。
 
1931年出生于中国香港的郑儒永,父亲是我国著名金融家、银行家郑铁如先生;其母亲谢纫瑜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出身江苏武进谢家,亦是名门闺秀。
 
尽管是别人眼中的“大小姐”,但郑儒永平时生活非常简朴。中科院微生物所副所长钱韦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郑先生平时都是自己做衣服穿的。“但实际上,郑院士根本不看重金钱,没有在任何地方兼职,也从不拿工资以外的报酬。”
 
郑儒永夫妇对自己“吝啬”,对别人却极为慷慨。为了这次捐赠,两位老人去银行一个存折一个存折地去取钱,把几十年的工资、公积金、院士津贴都取了出来。
 
“当时,他们所有的钱加起来有180多万,郑院士想凑够200万,说还要再去找别的存款,最后我们一再劝说,请他们留下一点钱养老用,并表示根据政策,国科大基金会还会为这笔捐款提供一定的配套资金,两位老人才很不情愿地接受了我们的建议。”钱韦说。
 
站着工作的院士
 
据了解,“郑儒永黄河奖学金”将有40%倾向于提供给从事真菌学研究的研究生。这与郑儒永的科研之路不无关系。
 
郑儒永先生毕生致力于真菌分类系统的合理化与完善,其多项科研成果,曾获得中科院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她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硕果累累,在真菌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工作需要,她最离不开的就是显微镜。她有一台很古老的显微镜,这台显微镜伴随了她十几年,她每天陪伴显微镜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她的老伴黄河。
 
可是,在显微镜前忘我的工作,使她患上了严重的“职业病”。2004年,郑儒永的脊柱被“钉上”了2根钢柱和9颗钢钉,医生告诫她,每天只能坐一小时,其余时间只能站着或者躺着。
 
从那时起,郑儒永就基本无法坐着工作。73岁高龄的她垫高了自己的办公桌和实验台,每天站立8个多小时,无论是观察显微镜还是撰写论文,无论是手绘真菌图谱还是查阅文献,都是站立完成。
 
这一站,就是15年。
 
时至今日,郑儒永仍然每天坚持工作,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学系统真菌学的年轻人不容易,做起来很难。”郑儒永夫妇曾这样向所领导感慨。两位老人没有子女,便决定捐出自己的积蓄,帮助这些年轻人。
 
怕麻烦别人的老师
 
郑儒永夫妇为了青年学生和患病儿童可以说倾其所有。2012~2018年,郑儒永先后向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三次捐款共30万元,用于贫病脊柱患儿的手术救治。
 
最近,江苏盐城响水县化工厂发生爆炸后,他们还向所里老师打听,如何才能给遇难者家属给予捐助。
 
郑儒永的学生、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白逢彦回忆,郑儒永对自己的学生,不管是学业还是生活上都非常关爱。“记得我年轻的时候,郑老师还动员真菌室的老师们给我介绍对象。后来我结婚了,她对我的爱人、孩子也一直非常关心。”
 
可对自己的事,他们却从不去麻烦别人,即使在90岁高龄的年纪,他们凡事也都是亲力亲为,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都还是自己做。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拥有追求事业和无私助人的精神境界。”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刘双江说,“两位老人作为老一辈科学家的杰出代表,漫长的半个世纪以来,他们呕心沥血,为科学事业贡献了全部的力量,不求任何回报。他们心中有大爱,时刻铭记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