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推动下的媒体融合大潮已然席卷了整个传媒产业,科普期刊行业也不例外,融合发展和转型已是必然选择。11月21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主办的“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交流沙龙”第四期活动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科普期刊融合发展成功经验分享”主题,交流分享各自的融合发展“经验之谈”,为科普期刊的融合发展之路做出注解。
“新的形式下,坚持稳固的期刊出版是发展的基础,这需要我们走期刊精品化的思路。期刊编辑团队应该在选题和素材上做扩宽的准备,在社会上积极发觉优秀的写作资源。此外,要重视发展由期刊带来的衍生出版和周边产品。”《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在作主题发言时表示,科普期刊应该遵行“受众的一切文化需求都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
科学出版社分社社长侯俊琳认为,科普期刊要先做好内容原创,这是期刊能得以立足的根本,接下来融合发展才可能顺理成章。“科普不仅仅是知识传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科普更是在努力改变旧文化,形成新文化,这是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是难度所在。对于科普期刊而言,不管外界环境如何改变,好内容才是王道,科普期刊要重视原创内容的产出。”
对于如何聚集优质资源,中国编辑学会出版融合编辑专业委员会OSID开放科学计划办公室副主任张扬认为,当前大量学术期刊本来就具备较强的科普资源和创造能力,但是没有被激发出来,还有庞大的科研人员群体,本身具备科普创作能力但也大多没有这样的意识。“唤醒科研人员以及学术编辑的科普创作能力,对于科普期刊融合发展无疑意义重大。”
《植物保护学报》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高峰表示,科普期刊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入到科普事业。“一定要争取更多学术期刊加入到科普阵营,他们有很好的平台,有很严谨的知识体系,有很严谨的科学家作者队伍。”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和资源已呈爆炸式增长,而对于科普期刊而言,强调资源都要唯我所有肯定是不现实的,唯有把这些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价值,科普期刊的融合发展才能有抓手。
“作为读者和作者,我认为科普期刊融合发展还有很多空间。”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表示,科普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最高政策,科普期刊是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办科普期刊,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到底是给谁看和卖给谁。科普期刊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反馈,很多作者写完文章后很想知道读者怎么看,读者看了之后,还有进一步的问题,有没有地方得到回应,这是科普期刊没有建立起来的,网络和新媒体都有这样一个渠道,科普期刊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科学世界》编辑部主任方晨认为,在跟读者互动方面,需要科普期刊新媒体多做功课,时不时做一些有奖问答、抽奖互动就很有必要。这种良性的互动既能为编辑团队提供受众需求方向,新媒体建设也会因为粉丝增长以及粘性的增强而蒸蒸日上。
《国防科技工业》杂志编辑申超波表示,科普期刊在融合发展时,应该尽最大能力发挥自身的品牌、平台、专家等资源优势,通过纸媒、电子刊、微博微信等方式打造传播矩阵,尽可能大地扩展科普的受众面。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