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长安 杨叁平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8/13 15:49:40
选择字号:
系统构建络病研究理论框架 开辟防治重大疾病新时代

 

8月11日,在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气络论》及络病教学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作《传承创新系统构建络病理论体系》学术汇报时指出,应遵循中医药学科规律创新发展中医学术理论,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大背景下看待中医药科学价值及发展前景。以哲学为指导,在临床实践和实验分析基础上,整体系统理论思维和实验分析微观研究相融合,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开展中医络病学科研究。

据了解,目前中医络病学已经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创立了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等。

“系统建立由络病证治、脉络学说、气络学说共同构成的络病研究三大理论框架,属于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吴以岭说。

“络病证治”体系提出中医络病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并运用络病空间概念揭示外感温热病传变及临床辨证治疗规律。2004年专家鉴定认为:“初步建立‘络病证治’体系,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属国内外创新性科研成果。”2006年,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基于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系统构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中医脉络学说首次形成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取得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并创立“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产生重大原创成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出了示范。

气络学说是我国中医药界近年来的重大学术创新,它阐明了气络学说的核心理论“承制调平”与人体机能以及重大疾病产生和如何更有效治疗的关系,探讨了气络与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的相关性,对三大类疾病提出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中医药应对策略。据悉,《络病学》2006年开始成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进入多所医学院校的教学课程。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