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晨阳 王佳雯
7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的措施,更大释放创新活力。
会议提出5点改革措施,剑指科技人员五大“扎心”问题。《中国科学报》采访数位一线科研工作者,畅谈他们的扎心事和真心话。
改革科研管理方式。凡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已有的项目申报材料,不得要求重复提供。减少各类检查、评估、审计,对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实施周期3年以下项目一般不作过程检查。将财务和技术验收合并为项目期末一次性综合评价。允许科研人员通过购买财会等专业服务,从繁琐杂务中解放出来。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彭真明
扎心事:
最近在申报一个科技奖励,项目核心内容介绍不多,但要收集相关的证明材料非常耗时。碰上几个单位联合申报,又不在一个城市,单位盖章、来回邮寄材料等怎么也得花费十天半个月,几度因繁琐想放弃申报工作。
真心话:
对提高科研工作效率来说,这些都是很好的举措。让科研工作者可以安心做事,省去不少繁琐的、非研究性质的事务。也能避免让学生帮课题组跑财务这类现象。
希望这些宏观政策贯彻到具体单位时,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考虑到每个单位对政策的理解可能会有偏差,也有人担心出现问题。因此实施过程应尽量小心谨慎,边走边看。
充分相信科研人员,尊重人才,赋予他们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对科研急需的设备和耗材可特事特办、不搞招投标。科研人员在研究方向和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可自主调整技术路线。项目直接费用除设备费外,其他费用调剂权下放项目承担单位。
●宁夏大学教授罗民
扎心事:
去年我们准备购买一台设备,但招标后却收到一台非意向厂家的设备。该设备不仅噪音大、特定参数无法调控,而且缺少所需的配件,经过多次返厂维修,依然没有达到使用要求。为此我们不得不再次采购,既浪费了经费,又耽误了时间,还闲置了设备。
真心话:
高校项目的严苛审计让项目设备和耗材采购变得异常困难。比如现在就要做2019年的预算,不仅要做在研项目预算,目前还没有申请到的项目也要做预算;招投标采购的弊端更是显而易见。事实上,科学研究有其偶然性,经常是“欲射一马,误中一獐”,在大的研究方向和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应该容许其自主调整技术路线,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束缚科研人员的创造性,要鼓励其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
对承担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加大薪酬激励,对全时全职的团队负责人及引进的高端人才实行年薪制,相应增加当年绩效工资总量。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吴雪峰
扎心事:
科研院所存在一线科研人员因薪酬待遇较低而选择离开一线科研岗的情况,优秀的科研人才流失令人痛心。
真心话:
为科研人员提供相对稳定、体面的收入,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安下心来搞科研。事实上,提高科研人员待遇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如何落到实处是关键。希望此次提出的良好政策能够尽快落到实处,让一线科研人员享受到切实的福利,让科研人员静下心来做研究。不过,在薪酬改革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帽子满天飞”带来待遇落差较大的现状,以及由此引发的科研人员内心的不平衡,因为这同样不利于为科研人员创造安心搞科研的环境。
建立重结果、重绩效的评价体系,区别对待因科研不确定性未能实现预想目标和学术不端导致的项目失败,严惩弄虚作假。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刘平生
扎心事:
某知名科学家团队花费巨额经费和巨大精力,实现了科研仪器上的重要突破。但因为没有发表论文,被人质疑是否算得上重大成果。
真心话:
建立重结果、重绩效的评价体系,应该正确判断科研成果的重要性。真正的裁判应该是科学家,而不是行政机构。只要学界公认一项成果能对科学家的研究工作起到促进作用,那就是重大成果。
至于一个科研项目的失败是主观造假还是客观受挫,只要问问同一个圈子里的科学家,这个人是不是一直在花时间和精力,研究他所关心的科学问题,就一目了然了。也就是说,要让科研成果的评价回归领域、回归同行。
围绕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简化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实行差别化经费保障、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开展“绿色通道”试点,加快形成经验向全国推广。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所研究员王立平
扎心事:
科研团队在编制和报销费用过程中环节繁琐冗杂,科研项目难以根据项目实际执行情况灵活安排,比如对于项目的研讨,难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
真心话:
预算编制的简化及调剂权的下放在项目研讨上,体现为项目进展顺利就可以减少研讨次数,加快项目进度并节约经费;项目进展不顺,可以增加研讨交流次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将每一分经费都用在刀刃上,改变之前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预算执行方式。
此外,任何一项科技成果产业化之前,基本上都是科研机构大量基础研究成果凝练而成的,对于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比例的提高、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简化以及差别化经费保障,能够通过加大承担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为影响一个科技成果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创业团队,通过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可以进一步打破成果转化的门槛,吸引各专业的人才加入创业团队,发挥团队合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中国科学报》 (2018-07-09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