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校113周年,5月29日,复旦大学第52届科学报告会举行。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张卫教授、附属中山医院副校长顾建英教授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围绕“我的中国芯”,与复旦师生分享了他们的前沿成果和治学感悟。
上世纪50年代,依据陈望道老校长发起的“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倡议,在校庆期间举办科学报告会成为了复旦大学绵延逾半个世纪的一项传统。作为复旦校内重要学术交流活动,每年的报告会都由来自文、理、医、工学科的学者担纲,致力弘扬复旦学术传统,凸显复旦文化传承,彰显复旦学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立足前沿、服务国家的志向和情怀,激发广大师生投身学术、服务社会的热情。
以“中国如何在经济发展中攀爬技术阶梯”为题,张军教授首先发表演讲。他是在中国经济研究领域蜚声海内外的研究学者。2015年10月,他与林毅夫、樊纲一起荣获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作为多个经济学国际期刊的编委,张军已在国内外著名经济学杂志发表了百余篇研究论文,出版专著和译著超过70 种。
张卫教授就“改变世界的芯片技术”与在座师生畅谈。他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领域为集成电路工艺、半导体器件和半导体材料研究。自1997年以来,张卫承担的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上海市重大重点项目等,已达20多项。1992年以来,他在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已发表论文200多篇,申请专利180多项,其中美国专利39项。
从2009年开始,为进一步发扬校庆科学报告会的优良做法,复旦大学惯例在5月下旬举办一系列学术文化周活动。本届校庆科学报告会是学术文化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今年校庆期间,复旦全校各院系共将举办120多场讲座活动,将“上海论坛2018”上的近30场学术活动囊括在内,各类讲座总数多达15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