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扬名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25 9:10:14
选择字号:
《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科学“男神”的育儿课

 

《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魏坤琳著,中信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

■黄扬名

没有人是生下来就会当父母的,很多人都是在当了爸爸妈妈之后,才从做中学。在过去互联网不盛行的年代,养儿育女的知识可能是家族相传的,或是社交圈中的互通有无。这些家传的秘方,有些可能错得离谱,但是因为没有人确认新的方法一定会更好,就因循苟且下去。到了互联网年代,因为信息量大增,人们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多更便利了。往好的方面想,信息量增加是好事,而且人们理当可以自我评断,哪些信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但是,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首先,错误的信息更容易扩散;其次,人们倾向相信看起来有说服力的信息,但这些不一定是最正确的信息;再次,人们倾向选择符合自己印象的信息,强化自己的信念。

很高兴,Dr.魏出了《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这么一本书,把养儿育女最根本的原则都列出来了。同样身为一位研究人类心智运作的科学家,我也常会被朋友问到:“我家孩子都两岁了,还不太会讲话怎么办?”或是,有人会问,“我孩子很像有自闭症,可是我怎么看都不像,我该怎么办?”下次,再被问到的时候,我肯定是先把《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拿给他们看,找不到答案的,我再来想想办法。

这绝对不只是偷懒,而是我觉得Dr.魏在书中传达了很多重要的理念,这些都是相当值得要养儿育女的爸爸妈妈们去学习的。例如,很多时候,人们都忽略了或甚至不熟悉大脑运作的特性,结果往往做了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在书中就提到了很多例子,让读者知道为什么有些育儿方式是有效的,关键就在于,这些方法与大脑运作的特性是相符合的。并不是所有爸爸妈妈都有机会学习大脑运作的知识,所以通过这本书中的介绍,就能让爸爸妈妈快速掌握大脑运作的基本原则,并运用在孩子身上。

再说说另一件我觉得也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育特性,如果我们都只拿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孩子,那么不仅是扼杀了很多孩子的天分,更让我们成为打造样板孩子的共犯。我们千万不要因为邻居张妈妈说他家的孩子上了早教课程,智力发育就突飞猛进,就立马也帮自己的孩子去报名了早教课程。即使再棒的方式,有再多的科学研究支持,都不一定是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我很高兴Dr.魏在书中多次强调了这样的理念,因为孩子真的差异性非常大,即使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都有可能天差地别。如果,在家中我们都还不能做到个性化的教养,怎么可能期待学校的老师会这么做呢?不少国外的教育方式,说穿了,其实都是在探索孩子的独特性;我们或许没办法让孩子进到那样的学校去学习,但是在家里就是最好的实践场所。我们都该提醒彼此:看到孩子的特点,让孩子能够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长处。

如果真的说要在鸡蛋里挑骨头,我会觉得有些内容可以讲得不那么笃定一些。因为,在任何科学领域中,都有很多不同的理论与意见。所以,每个学派可能都有自己认定的标准,彼此间有些相同、有些不同之处。但是,这是科普推广上的一个困境,一方面我们希望把科研的结果用一般民众能够理解的方式来传达,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能够兼顾研究的正确性。然而,要讲得很精确、仔细,民众又会满头雾水。科学研究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很多时候,一个微小的改变,就有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也鼓励读者,即使在读Dr.魏严谨撰写的书,也可以抱持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心情。有可能你的观察,会开始科学研究的新页。

最后,我鼓励读者们,一定要把书中的育儿方法落实在生活中,Dr.魏都用这么接地气的方式来给我们方针了,实在没有理由不去试试看。希望你会跟我一样,找到很多有用的育儿小秘诀,让我们一起引领孩子迈向未来吧!

(作者系台湾辅仁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8-05-25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