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22 9:31:52
选择字号:
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成为濒危动物吗

 

■本报记者 倪思洁

“人工智能的发展,远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带来很多需要深入分析、求解的人文挑战。”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澄在“两界联席会议”上说。

在这次会议上,来自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试图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的同时,推动对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和社会挑战的前瞻性应对研究。

太阳微系统公司联合创始人、计算机科学家比尔·乔伊曾说,在21世纪,人类拥有的最强大的三种技术——机器人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纳米技术,正在使我们自己成为濒危动物。此言一出便引起轰动。

那么,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成为濒危动物吗?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哪些远虑近忧?人类又该如何应对?

“人工智能应用于社会、经济、工业、生活的范围会越来越广,人类进入智能自动化已经不远了。”吴澄预计,未来人类社会分工将面临巨大的变化,因为机器学习用于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数据处理等方面已经超过人类的水平。

如果列出一份“人类剩余优势清单”,那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段伟文看来,这份清单上现在只剩下“创造力与变通性”“社会知觉”“谈判艺术”和“论证能力”。

“未来,虚拟现实成瘾、辨别现实障碍、身份认同焦虑、机械移植排异、超智能精神失常、机器人恐惧症、自我刺激成瘾、寿命延长倦怠等,都有可能成为困扰人类的疾病。”段伟文说。

对于目前存在的人工智能悲观论,吴澄表示:“我们离‘机器人当政’的那一天还早,人类自身有能力引导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

在吴澄看来,人工智能是机器对人脑思维、认知功能的模拟。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研究的主流还停留在“弱人工智能”的范畴,这些研究对人类有益无害。

与此同时,引导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已被提上日程。2017年1月,为了规范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霍金、伊隆·马斯克、德米斯·哈萨比斯等在内的近4000名领域专家发起并签署了“人工智能23条”倡议,从顶层规划上引导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规定了研究目标、研究资金、科学政策、研究文化等23项内容。

如果说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远虑”只是来自想象,那么,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难免没有“近忧”,如数据保护、失业保险等。

段伟文表示,现实中,数据智能已经让社会出现了“数据即存在”的状态,无论人主动与否都是数据的贡献者,社会变成了解析社会,而解析结果很可能带来歧视和不平等。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永远尊重人类情感,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类的隐私权。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利归属、人工智能作为法律主体的界定等,都推动人类重新审视现有法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马宏宾说。

此外,斯坦福大学一位教授也预计,美国注册在案的720种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淘汰一部分落后生产力,也会影响众多从业者,这需要政府及早制定相应的政策。”吴澄说。

“对于人工智能及其发展程度的判断,人工智能专家和普通大众之间可能有巨大差距,人工智能不同子领域的专家也会有不同看法。在谈论人工智能的未来和潜在风险时,我们还需要工业界、政府、哲学家、法学家以及更大范围的学术共同体的广泛参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王彦晶说。

《中国科学报》 (2018-05-22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