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科学的春天唤醒了中关村广大科技人员的热情,‘电子一条街’应运而生,1988年电子一条街的蓬勃发展点燃了希望的火光。”5月14日,中关村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关村园区建设30周年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提及中关村的这段历史,引起大家的广泛共鸣。
上世纪80年代初,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兴起“电子一条街”。在这里,当时属于高端产品的电子产品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家齐聚,成为中关村科技创新的起点。
在与会专家们看来,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上,中关村发挥了标志性引领作用,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为全国提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关村经验”,已经成为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科技园区之一。
据悉,目前,中关村示范区已经形成“一区十六园”的发展格局,有以联想、百度、京东、寒武纪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2万家。中关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先后攻克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曙光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芯片、石墨烯材料制备、液态金属增材制造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2017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已达到5.3万亿元,实现利润4670.8亿元,实现增加值7352.2亿元,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4%。此外,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发生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案例和金额均占全国1/3以上,2017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近3万家,涌现独角兽企业70家。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阴和俊在会上指出,未来,中关村要在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培育创新企业,在发展高精尖产业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扩大开放,在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上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