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区域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既要仰望星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又要脚踏实地,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主战场,突出区域特点和优势,完善优化区域创新体系。
在新时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更高要求下,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必须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一是对标国家创新布局和战略需求,积极承接国家重大创新项目、重大科技工程,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颠覆式创新能力。新时代的科技创新有赖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更有赖厚实创新驱动发展的应用实践。有较强创新和经济实力的地区,要积极承担国家大科学工程和重大科技项目,融通国家或国际创新资源,培养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和团队,通过开放创新,持续产出和及时转化应用全球领先的重大原创性成果。要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学科和产业平台,厚植科技创新的人才、平台、产业和研究基础。积极整合协同区域内外创新资源,统筹区域创新主体,共同争取重大科技工程和项目落户,形成高端创新资源的区域汇聚。
二是协调区域创新主体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效对接融合,发挥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知识溢出效应,实现协同发展、互动发展,提升区域创新的整体水平和效用。加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协同管理,促进重大创新成果和关键技术辐射扩散。如安徽积极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户获批,推进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通过各种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形成相互衔接、互为支撑的创新体系,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优势领域,形成区域特色科技创新的全链条设计、系统化发展。
三是全面推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创新治理,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双一流”高校和学科体系的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的建设,促进行业企业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升级。增强企业研发能力才能提升科技创新的原创成果与企业二次研发的对接效率。我国企业已重视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建设,但研发投入强度仍显不足,核心技术仍然依赖进口。虽然企业研发支出占R&D投入比例达78%,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较低,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更是寥寥无几。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知识产权收支赤字。要引导培植创新企业的研发能力,促进企业更加重视科技创新。进一步明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转化平台、创新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促进创新链、技术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的无缝对接,推动政产学研用结成高度契合、有效互补、互动发展的利益共同体。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治理体系建设,破除影响创新阻碍创新的科技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好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创新治理的积极性,改变行政色彩浓厚的管理思维,改革股权激励制度、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等制度,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发挥好企业在创新决策、创新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多元创新主体和谐共生的协同创新治理格局。
四是结合区域创新基础和特点,提升创新集中度和创新竞争力。在进行区域创新规划和布局时,要结合自身的创新基础和产业发展特征,通过创新资源、创新政策等途径引导提升创新研究的集中度,规避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把有限的创新资源集中在优势和重要的创新领域内,实现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研究成果。探索新时代区域创新改革试验,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产业分散增加的创新成本和产业发展趋同造成的竞争成本,培育区域创新集群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形成更大行业规模和分工协作网络,培育更多具有先发优势的领军企业。
五是加强对外开放和国际科技合作,形成开放联动的国际化创新合作网络格局。突破行政区域的局限,构建泛区域、跨学科、强关联、高强度的协同创新网络,牵头组织泛区域重大创新项目和工程,形成创新主体内外联动、互为支撑的开放创新格局。汇聚国内外一流创新资源,主动设置全球创新议题,形成合作共赢而非零和博弈的创新合作关系。以合肥为例,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分工转移和解决区域资源的局限,从承接技术转移向技术创新策源地转变。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和城市圈、城市带的发展建设,如融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规划,培育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创新集群,推动形成创新发展大区域格局。
六是培育区域创新文化、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加强人才政策和创新政策的高质量供给,高效对接区域创新需求。进一步在育才留才用才上下功夫,从靠人才优惠政策引才为主向以人才环境聚才用才转变。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创新型企业家的长期匮乏是中西部区域创新发展的短板。要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培养适合创新发展需求的职业型和技能型人才。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进一步激励和保护创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包容创新失败、人人崇尚创新的优良文化氛围。培育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价值观,厚植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基础。
(作者系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建与监督处副处长)
《中国科学报》 (2018-05-07 第7版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