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4/10 9:08:05
选择字号:
中国农大:让中国技术穿上非洲外衣

 

李小云(右一)与坦桑尼亚村民交流玉米种植情况。孔德继摄

■本报记者 温才妃

美丽的坦桑尼亚是狮子王的故乡,但是它也被联合国宣布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不久前,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政府、苏科因农业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坦农业合作田间论坛暨中坦“千户万亩玉米增产示范工程”项目启动仪式。

有意思的是,没有华丽的礼堂、精致的摆花,主办方第一次将国际会议搬到了田间地头,在坦桑尼亚的黄土地上接受了媒体采访。

这是一个中国高校帮助非洲人民填饱肚子、充实仓廪的故事。别看如今收获了掌声和赞誉,一开始却连团队内部人员都对其效果“半信半疑”。

历时六年的准备

这位对成效“半信半疑”的教师,就是后期加入项目的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2017年中国农大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中国农大教授唐丽霞。“我去过很多非洲国家,成功推广农业技术的例子实在是太屈指可数了。”

唐丽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农技推广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最常见的一个画面是,专家在,老百姓对项目有印象,专家一走,项目也就跟着没有了。

项目无法落地,这的确是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遇到的一个难题。

2011年,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院长、中国农大教授李小云,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中国农大副教授周圣坤来到坦桑尼亚的莫罗戈罗省。在那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农发集团共同选择了坦桑尼亚的一个村子——佩雅佩雅村,建立了第一个村级减贫学习中心。

从2012年起,中国农大教授通过改进玉米种植技术来提高产量、提高收入,主要进行农业技术示范、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及能力建设等,促进政府和村民互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考察、培训和田间指导活动。

在佩雅佩雅村,中国专家的参与度比较高,这对于项目的可持续性来说是一个挑战。很快,他们和唐丽霞一样陷入了同样的担忧,“当中国专家撤出以后,如何能够继续采纳和推广中国的农业技术?”

为此,2013年,他们探索出由政府“包村包户”,在农户层面实施玉米密植栽培技术。一开始就由当地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主导,中国技术专家参与交流和讨论,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推广方案,项目的管理主要还是依托该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和村长。这一次,他们选择了另一个村庄瓦辛巴村作为试点。

直到2017年,唐丽霞来到瓦辛巴村,向村民询问如何用中国方法种玉米,“后期中国团队并没有干预,但他们仍然能准确地描述怎么点播、起垄种植,如何保持株距、行距,怎样建苗……和中国专家设计的劳动密集型方案完全一致。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他们对技术的掌握已经变成了自我生计的知识。”这让她很是触动。

观念转变最可贵

在非洲,身着艳丽服装,皮肤黝黑、膀大腰圆的妇女既是带小孩、操持家务的一把好手,也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她们的种植习惯是随意撒播,不进行行距、株距的测量。粗放式的生产往往带来的是效率低下,而在她们心中也有一笔“成本账”,与其种植,不如不种,这也是非洲人给人留下“懒惰”印象的重要原因。

每年到非洲农业扶贫的队伍无数,但多数人悻悻而归。教授扶贫并不在于技术不够先进,而是在于无法“因地制宜”。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人多地少,最好的发展道路是实行机械化。然而,政府贫穷、工业水平低下限制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政府无力兴建灌溉设施,制约了中国把成熟的灌溉技术推广到非洲。甚至,当地农民无力负担一吨价格高达400至500美元的尿素,化肥的使用也很受限制。

条条道路被封死,李小云意识到无法简单地把中国技术移植到非洲。他提出了平行经验的分享,把符合非洲发展水平的做法,也就是我国贫困地区——西北旱作技术推广到非洲,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他举例,玉米密植技术要求掌握株距、行距以及点播、精播。他们引入古老的“中国智慧”,用木棍、小绳控制株距、行距,和非洲技术员一起摸索,只要播种两粒种子就会有最大的收获。“在非洲讲中国故事,要到田间地头讲,不能讲现在的中国故事,而是要讲适合非洲发展阶段的历史故事。”

为了让农民在不用借钱的情况下产生资本,他们并不鼓励每户一口气种100亩,而是每户先种10亩试验田。从2011年至今,已有近500户农户采用玉米密植技术,推广面积近3000亩,产量由每亩5~10袋(当地计量单位)增加到15~25袋。

产量上升直接反映在农村经济的活跃度上。盖新房、买自行车的人多了起来。村里的小卖部生意越来越好,过去两个月去城里进一次货,如今一个月要去两次。农民也开始有了储蓄意识,不再像从前有多少钱花多少钱。

“勤劳致富在中国人看起来天经地义,但在当地人过去看来,不干更划算。中国技术让他们意识到投入与不投入的差异,激发了他们靠自己努力发展生产的原动力,观念的转变最难能可贵。”唐丽霞说。

不单纯推广玉米技术

车辆行驶出繁华的都市、明亮的大机场,在狭窄的马路上,一面是非洲独特的猴面包树,一面不时有人头顶着食物、水沿路兜售,停车时还会有小孩跑来擦车要钱。城乡贫富差距鲜明。

李小云告诉记者,团队并不单纯地推广玉米技术,还研究非洲发展模式。成员由社会学、人类学、林学、农学等师生组成。

作为项目组一员,中国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生马俊乐曾两次来到坦桑尼亚,“去了非洲才真正了解到什么是贫困,才知道发展中国家为什么需要国际发展援助”。

他告诉记者,一方面,中国有大量人口、投资在非,他们的利益需要保障;另一方面,中国每年在对非进口中获得贸易差。从这两个角度而言,“我们确实需要帮助非洲。”

伴随着项目组走出去、引进来,了解实情、热衷国际援助的不止他一个。每年都有来自中国农大国际发展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来到坦桑尼亚的村庄、大学、政府机构进行实习、调研。同样,每年还有三四十名来自非洲的博士生,来到中国农大的农业发展专业就读。中国农大由此成为国内第一所本科生到非洲正式实习、在国内较早招收非洲学生的高校。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十几年里,中国农大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南南农业合作探索,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在非洲的探索。

李小云表示,下一阶段,中国农业大学将扩大实验范围,在莫罗戈罗省10个县10个村帮助1000户农民提高将近1万亩的玉米产量,这一项目被称之为“千户万亩玉米增产示范工程”。该项目还将继续坚持“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业技术”“中国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管理方式”两种模式,将探索的范围推广至民间交往、科技开发、粮食安全、减贫项目等,从而推动中非合作可持续发展形成更多可操作性的发展方案。

《中国科学报》 (2018-04-10 第8版 科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