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丽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26 9:29:54
选择字号:
采集工程:我在这里读懂中国科学家

 

■王丽媛

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头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是康德的墓志铭上镌刻的两大令人类永远追求、永远敬畏之物。在我看来,所谓星空,是指物质世界及其原理,指人类千百年来思考、探寻的自然与真理;道德律,则是指人类丰富的精神与内心世界,其指示了人类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找寻让心灵得以安宁的路。而中国科学家,这样一群在20世纪凭借自己的学识、思想和行动改变了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的人,他们对于科学的追求、对于学术的传承、对于国家的奉献、对于一己的忘却,几乎是用生命书写了对真理的探索与对道德的坚持。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给了我走近这样一群人的机会,了解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感受他们无愧良心选择的骨气,让我在这里读懂中国科学家。

2017年4月,我以博士后的身份加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团队,师从采集工程首席专家张藜教授从事科学家群体的相关研究。在此之前,我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与学术史,但是关注的往往是文科专业的发展史与相关的学术人物,对于理科、工科等相关内容了解较为有限。直到博士阶段从事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群体的研究,我日渐意识到只有将研究向理工科和相关学术人物的领域拓展,才能得到对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和学术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把握。在此契机之下,我走近了采集工程,也打开了学术研究之路上一扇新的大门。这扇大门带来的,不仅是关于中国近现代教育、学术、科技的新认识与新思考,同时还有中国科学家个人经历中呈现的20世纪中国曲折前行的现代化历史,以及民族国家大叙事之下掩藏的知识分子人生境遇与价值选择。

采集工程,让我读懂了中国科学家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与创新意识。科学领域,唯真理为第一标准。近现代中国,经历了引进国外科学技术知识,到建立本国科学技术教育与研究体系的历史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一代代学子或负笈海外,或成长于本国教育园地之中,此后以一生践行对科学真理与科学方法的追求,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火种撒遍中国。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但是中国科学技术知识分子对于攀登世界科学之峰从不畏惧,其追求也从未停息。在科学的世界中,他们极度专注、孜孜不倦、一丝不苟,为中国科技领域的研究与教育工作作出卓著的贡献。

除此之外,很多中国科学家展现出鲜明的创新意识。一部分作为领军人物的科学家往往具备极强的学术战略眼光,他们注重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前布局和探索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并且联合团队对某领域的研究进行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挖掘,使得自己和团队的科学研究工作可以不断实现创新性和跨越式的发展。在科技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日新月异。通过对采集工程科学家的研究,我发现大部分科学家都极其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一是追踪和借鉴国际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二是吸收与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从事跨学科的研究工作。总之,中国科学家探索真理、追求创新的精神在采集工程收集的文献、口述、实物等科学家史料中,以及科学家传记等研究成果中屡见不鲜,是他们的重要特质。

采集工程,让我读懂了中国科学家心怀祖国又坚持自我的道德风骨。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知识分子的成长,与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等时代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个人的选择,往往蕴含着其在特定时代对自我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承担。阅读采集工程丛书中的老科学家传记,时常能感受到,民族救亡的危机、新中国建设的紧迫,深深地烙印在几代科学家的心中;对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的期望,也时时成为他们的心曲。采集工程,让我理解为什么有一批知识分子有机会留在欧美国家的先进实验室里从事研究工作,却在1949年前后选择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在那一时代,爱国是一种基于个人责任与意愿而采取的伦理担当。一部分归国科学家愿意放弃国外优厚的科研和生活条件而回来,一方面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对培养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国家自立自强的坚定信念和理想。

科学家群体工作在科学技术研究与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为国家科技事业、经济建设事业、教育文化事业耕耘一生。其中很多人取得了相关领域内的重大突破,但是往往并不为大众所知。他们的人生随着国家的命运起伏变化,始终不变的是对个人责任的铭记与担当,顺境中努力为国家建设服务,逆境中涵养身心,保持独立的人格。采集工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科学家身上,承传着中国传统读书人兼济天下的情怀,也秉持着现代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品格。

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知识分子的学术成长历程,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脉络,体现了中国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另一方面也是对这曲折动荡而又充满民族自强与复兴气息的一个世纪的深刻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自2010年启动以来,从最初的抢救和收藏珍贵科技史料和科技人物资料,到今天已经出版100本学术性科学家研究传记,举办“科技梦·中国梦”全国巡展,可以说在资料丰富性、研究深度和影响广度上都不断精进。

就研究层面而言,采集工程收集的诸多一手文献资料、口述资料和实物资料,为我们追寻科学家足迹、回到历史现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目前,采集工程的研究工作也从早期的人物研究传记、人物研究论文走向多元。有的学者在研究方法上开展创新,比如充分利用采集工程的老科学家口述史料,进行科学家自述这一传记体例的写作。此外,也有一部分研究成果突破了之前以单一人物为核心的研究方式,而以特定研究群体或者特定研究主题为中心展开,将采集资料与其他史料进一步结合,深度挖掘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相关话题。

采集工程研究工作是一项兼具学术性与人文情怀的工作,其不仅注重挖掘科学家学术成长的丰富内涵与意义,在历史、科学、个体、群体等多个维度开拓新的思考空间,而且呈现科学文化与科学精神在不同时空、不同人事上的表现。采集工程给予我打开新的研究大门的机会,也带给我读懂中国科学家的感悟。我愿意和研究团队的同事们一道,进一步挖掘采集工程丰富资料的潜力,提升研究的多元性,同时也致力于呈现中国科学家的时代形象与精神气质,促进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入与中国科学家价值的发掘。

(本版文章作者系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博士后)

《中国科学报》 (2018-03-26 第8版 印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