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21 9:30:16
选择字号:
紧握环江扶贫接力棒


 

▲白春礼(左三)、张亚平(右一)考察环江下南乡古周村种草养牛基地。

 

▲刘伟平(左四)考察环江下南乡古周村种草养牛基地。中科院供图

■本报记者 王方

2017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成效评价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排全区第一等,评价等次为“好”。通过精准扶贫满意度和知晓度测评调查结果显示,94.5%的贫困户代表对精准扶贫工作是“满意”的。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支来自中国科学院的队伍,24年来一直扎根环江县,让科技创新的红利不断在环江县得到应用,成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24年前“肯福模式”谈起

24年可以发生很多事,荒漠石山成绿洲,乌黑鬓发已染霜。

1994年7月,30岁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曾馥平主动赴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挂职,从事科技扶贫工作,从此扎根异乡热土,为环江县带去了新理念、新技术、新生活,直到现在。

西南喀斯特山区,山高坡陡,岩石裸露率高,石漠化严重,土壤少,贮水能力低。同时由于喀斯特岩层漏水性强,极易引起缺水干旱,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造成山穷、水枯、林衰、土瘦,给当地老百姓的生存亮起了红灯。

曾馥平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上世纪90年代的环江县,人均收入不足300元,群众喝的是泛着黄绿色的污水,吃的是稀得不能再稀的玉米糊,住的是四面漏风的茅草屋。大人衣衫褴褛,有的小孩子甚至衣不遮体。

曾馥平坚持“扶贫先扶智”,从转变异地搬迁移民的思想观念开始着手工作。经过一番努力,两年后,4个贫困大石山区的97户513名移民搬进了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西自治区科技厅、扶贫办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建立的异地科技扶贫示范区。

“有恒产者有恒心。”为了让老百姓真正安顿下来,他又开展了农业技术培训以及新技术引进和实施,将以往种植玉米靠天吃饭的方式转变为种草养牛、种植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的新型产业结构,组织建设了“科研机构+公司+基地+产业”的异地科技扶贫示范区。

其专门组建的公司将土地分配到户,实行分户承包经营,为农户提供种苗、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全部以贷款的方式运行,不搞无偿救济式扶贫;从土地开垦到种苗供应、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生态扶贫与产业扶贫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曾馥平说。他与同事们探索的扶贫模式,给环江带来了生态扶贫的新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民研究专家誉为“肯福模式”。

中科院在石漠化严重的大石山区探索出的生态管理扶贫新模式,给环江县扶贫工作带来新的发展理念,为大西南科技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也为我国后来开展的异地搬迁扶贫探索了经验。

今年1月,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平赴环江县调研科技扶贫工作时,高度赞扬了中科院科技扶贫模范标兵曾馥平二十多年扎根异乡热土,取得了人民认可的业绩,为扶贫工作执着奉献的精神。希望坚持扶贫挂职干部配备、精准选择扶贫致富产业、探索切合实际的扶贫方式等有效的做法。

持久的生态建设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江县的中科院力量并没有渐行渐远,而是越扎越深。中科院在环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喀斯特生态研究的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为当地脱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从此解决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010年5月,环江县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家试点工程正式启动。这是环江喀斯特站依托自身人才和技术优势,利用其正在实施的喀斯特生态适应性修复研究成果积累,为当地争取到继西南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后的又一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2017年,又为环江县争取了国家石漠化公园建设项目和广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各一项,以及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广西重点研发项目4项、中科院STS项目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使示范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18.7%,植被覆盖率提高26.3%;土地浸蚀减少14.6%;地表径流减少8.2%;实施农村新能源——沼气建设后,农民人均薪炭林砍伐量减少78.9%,森林生产增加24.6%,由此减少土地浸蚀23.8%,地表径流13.4%,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党委书记、环江喀斯特站科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克林研究员介绍,为避免在异地扶贫中过度开发,造成新的环境破坏,以丘陵坡地为生态系统,他们初步探讨了它的结构特征、产生、发展和形成原因,应用现代复合农林生态系统理论,建立了丘陵坡地的林-果-农多元立体、复层、间作结构,对其生物量、生产力、能流、物流、价值流以及作物间相互作用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并用系统学方法对不同结构模式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优化模式与实践样板。

“贫困地区的开发应有适当的技术体系,并不一定就是高新技术,而是一些简单实用、易于推广的适用中间技术。”曾馥平说,诸如对于移民初期资金积累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的甘蔗高产高糖配套栽培这类技术,不仅能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还能使贫困区域自己产生“造血”功能。

此外,退化土地的生态重建与反贫困斗争需要制度创新和政策保证。中科院专家提出并实施“科技单位+公司+科技示范基地+农户”的科技扶贫创新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模式突出了扶贫对象、扶贫单位和投资单位利益共享的特点,三方按股承担风险、按股分红,充分调动多方的积极性。

产业扶贫富起来

直到2014年,环江县仍有贫困村60个、贫困户28121个、贫困人口9.8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31%。这牵动着中科院许多科学家的心。

2016年11月,中科院在环江县召开科技扶贫工作交流会。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指出,针对各地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凝练科技攻关的目标和任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进一步发挥科技扶贫在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人民生活长期改善中的核心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时任副主席黄日波对中科院长期以来对广西扶贫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其支持不仅在于项目和资金,更在于人才。希望中科院进一步加大科技人才帮扶力度和科技项目支撑力度,加快广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中科院针对环江县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慢、产业发展滞后、农村面源污染严重、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等问题,确定了通过“综合科技示范区”建设,开展石漠化治理及种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推进环江县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

2017年5月,中科院广州分院与亚热带生态所投入950人次,深入环江县12个乡镇开展产业扶贫调研。所涉及的产业涵盖桑蚕、糖料蔗、香猪、菜牛、林业等传统产业和特色水果、中草药、旅游等新兴产业。在调研基础上编制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下南乡为环江县最贫困乡镇之一,定点扶贫工作积极向这种深度贫困乡镇倾斜,不仅选派曾馥平任第一书记,还加大了投入。在下塘村的香洞种植“桂牧一号”100亩,涉及贫困户8户57人;种植山豆根110亩,涉及贫困户16户87人,每年人均增加纯收入800元以上。

另在下塘村通过建立多级生态湿地,引种污水净化植物绿狐尾藻,对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并进行资源化利用(养鱼、饲料等),建立喀斯特山区农村污水生态治理体系,涉及农户42户135人,每年人均增加纯收入600元以上。

“要立足于喀斯特大石山区生态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整合升级现有石漠化治理替代型草食畜牧业、特色柑橘、红心柚以及中草药等扶贫产业,通过探索交流和产业升级示范,形成一套可复制、易推广且政府、群众和市场都可接受的生态高值产业方案。”刘伟平指出。

王克林表示,科技扶贫既是政治任务,又是面向国家需求的重大科技任务。喀斯特区域石漠化治理与科技扶贫是亚热带生态所“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亚热带生态所将联合兄弟所,立足中科院多学科综合优势,责无旁贷地以新视野、新增量和高水平完成扶贫产业实施工作。

《中国科学报》 (2018-03-21 第8版 区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