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8 9:16:43
选择字号:
中国智慧撑起中国未来

 

■本报记者 倪思洁

费正清先生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曾有一小段很有趣的论述。他对比宋代古画和意大利古画后发现,在宋代古画里,人物与巉崖相比显得非常矮小,而后者则以人物为中心。这让他有感于以中国为主的东方国度与以欧美为主的西方国度这两种文明间的差别。

时时意识到万物间的相互作用,是中国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智慧和处世哲学。这样的智慧在两会代表委员的参政议政过程中同样能够体现出来。

面对“排海工程”,代表委员们会关注海洋的环境承载力,也会关注内陆的环境治理压力;面对西北地区“引人留人”的问题,代表委员会提出通过改变对创新人才的个税起征点形成“指挥棒”作用;面对钢铁价格回升的喜讯,代表委员们能洞察到“地条钢”死灰复燃的危险;面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代表委员会建议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为今后的创新驱动提供持续动力。

万事皆在发展,万物皆有关联,代表委员们不是就事论事地看待眼下境况,而是如同宋代古画里的人物,谦虚、谨慎地从自己所在的专业领域出发,思考着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点变动可能产生的联动效果,并竭尽全力将负面效果压到最小。

参政议政如此,国家治理体系亦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唯有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方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中国科学报》 (2018-03-08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