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6 9:05:11
选择字号:
从“空心化”看乡村振兴“新”在哪

 

■本报记者 秦志伟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乡村,千头万绪,力挽乡村衰退的趋势无疑是首要任务。

乡村衰退,尤以“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的“新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特别是以农村人口持续减少、耕地撂荒、宅基地闲置、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为特征的农村空心化现象,一直以来颇令各界担忧。

两会期间,一些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代表、委员,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却表示,这不一定是个坏现象。

“空心化”依然存在

放眼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普遍。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副镇长兼田表村支部书记羊风极发现,近两年田表村空心化现象仍在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口离开家乡进入城市,撂荒的耕地多了,闲置的宅基地也多了。

这位村支书感到很困惑。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正在联系有关部门,探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事实上,农村空心化不仅仅是人口的空心化,还有土地、产业、公共基础设施的空心化。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必然会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出现,进而诱发上述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然而针对田表村的情况,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分析说,“这并不一定是坏现象,需要辩证看待。”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的确,空心化让农业企业也感受到用工难的问题,但秦英林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的流动是必然。

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应该在我国农业人口比重仍然偏高的背景下看待空心化问题,这是改革发展中的过程性、阶段性问题。

振兴乡村是对症下药

农村空心化现象并不可怕,关键是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何避免乡村的衰退,这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的。

在吴普特看来,乡村振兴战略是综合性的工程,对资金、人口、产业、土地、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统筹考虑,旨在系统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中,“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前提条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农村产业振兴了,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拓展持续稳定的渠道。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担心,农村空心化会带来没人种地的问题。然而,在有关代表委员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新型经营主体包括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多种组织形式。他们将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引领示范的作用。

必须引进先进生产要素

虽然农村空心化问题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但“乡村的发展慢不得,也急不得。”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徐大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乡村涉及面广,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时期,其关键在于激发要素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土地和人口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也是破解空心村问题的难点。

吴普特认为,乡村振兴要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既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还要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亮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城乡融合发展,绝不仅仅是农村的要素单向流进城市,城市的要素和资源也要流向农村。”魏后凯说。

事实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部分村庄的消亡不可避免,但一部分村庄仍然要长期存在,乡村发展意味着农村不能再延续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状况。

在吴普特看来,改造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仅靠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必须引进先进生产要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中国科学报》 (2018-03-06 第1版 要闻)
 
相关专题:2018年两会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