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3/6 10:08:57
选择字号:
招生突破80万人或将再刺激考研热

 

熊丙奇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7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61.5万人。

有部分人认为,研究生教育招生突破80万人,是因为2017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和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安排在一起,这80万人包含非全日制招生规模。而其实,以前统计的数据也是包含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研究生招生66.71万人,而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为51.72万人。那么,国家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多出的人数从何而来?这很显然是包括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数据的。

与2016年研究生招生66.71万人相比,2017年研究生招生增加了13.79万人,扩招幅度为20.67%。而此前一年的研究生招生扩招比例只有3.4%,因此,可以用大幅扩招来形容2017年的研究生扩招。事实上,这一扩招幅度已经和2010到2015年五年间的研究生扩招幅度相当——从2010到2015年五年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了10.69万人,增幅19.86%。

我国研究生扩招是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相一致的。在我国,扩大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也有现实的需求,包括考研需求、学校办学需求、社会学历需求。据统计,从2017年起,我国每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已超过200万人,我国社会存在旺盛的“考研热”。高校也有开办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包括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也想申请硕士点、博士点,通过举办研究生教育,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而我国部分用人单位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不断提高学历要求,以前招本科,现在要招硕士、博士。

但是,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不能只看招生市场需求,迎合“学历情结”,还要看学校是否有办学条件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社会对研究生人才是否有需求,否则研究生教育就会充满泡沫,导致研究生教育迅速贬值。

2017年年初,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在学研究生总规模将达到290万人。根据这一规划,按2016年的全国在学研究生规模198.11万人测算,实现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目标,在学总规模将增加91.89万人,增幅达到46.3%;2020年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要达到95万人,增幅42.4%,要求每年增加招生7万人。

从2017年研究生实际招生规模看,已经接近7万人的2倍。这是在加速实现研究生教育在学总规模目标。从落实相关规划来说,这有积极的一面。一方面,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对于身处考研热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好消息”,会提高录取几率;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举办研究生教育来提升办学层次的地方本科院校也乐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政策实施,可以招更多研究生。但是,整个社会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诉求超过了规模诉求。如果不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扩大研究生招生会刺激考研热和学历高消费,也会导致研究生教育贬值。

事实上,我国研究生教育从2010年到2015年,已经逐渐从重视规模发展转为控制规模,重视质量建设。回顾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2005年到2010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在这期间,针对社会舆论对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质疑,教育部2007年决定,未来几年内,研究生扩招比例将控制在5%以内。总体看来,这一政策基本得以执行,到2015年扩招幅度只有3.8%。

而拿目前的扩招幅度与之前的扩招幅度相比,不由得令人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担心,我国研究生教育从2005年的招生规模36.48万人,到2015年的招生规模64.51万人,10年共增加招生28万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2017年一年就增加13.79万人。从基本的规模和质量关系看,追求规模很容易导致对质量的要求降低,包括招生标准降低以及培养标准降低。

从发达国家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实践看,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会增大。但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需要注意数量、质量、结构的关系。以美国研究生教育为例,在质量上,严格实行研究生培养标准,达不到要求就将淘汰,我国国内学生到美国留学读研究生,拿不到学位的大有人在;在结构上,美国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大多属于过渡性教育,是读博士的准备阶段和就业进行职业化教育的阶段。近年来,我国也在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调整,分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同时,有的学校也对超期硕士、博士进行清退。但在研究生质量把关方面,还需要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尤其是完善导师制,以及建立过程评价、淘汰机制。这是在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后,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8-03-06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