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第一个天基平台——“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被送入太空,这也是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3天之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到了“张衡一号”发回的数据。
按照计划,“张衡一号”将安排6个月左右的在轨测试工作,检验和评价卫星数据质量,之后交付中国地震局进行使用。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地震学家,他因发明了第一架地动仪而闻名于世。那么,以他名字命名的“张衡一号”,到底能为地震预报做些什么呢?
地震是危害性极强的灾害之一,但地震预报又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至今一些国家虽然研究了一些方法,但都不太可行。而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境内地震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悉,这次发射的“张衡一号”,将尝试开展地震电磁信息分析研究,探索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为地震观测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还将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它相关圈层相互作用及其效应,向航空航天、导航通信等相关领域提供空间电磁环境监测数据应用服务。
目前,世界各国监测地震的主要手段仍是地面台站观测。我国也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前兆台网、数字强震台网和国家GPS观测网络等。不过,用地面台站观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受观测环境和生活环境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国境边界、海洋、高山和原始森林等地区建台比较困难,全球的观测台网密度很不均匀,存在许多监测空白区。另外,现有的地面观测台站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干扰,会导致地震监测区域空白和观测资料不足。还有,用地面台站观测,存在全天候、全球性和动态性较差等先天不足,不利于地震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利用卫星进行对地观测,可以克服地面台站观测的许多不足。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广、电磁环境好、动态信息强、无地域限制,以及全天候、全天时、周期短、效率高和动态性强等优点,能够从更大的尺度上提高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弥补常规地面地震监测手段的不足。
“张衡一号”的主要工程目标之一,是建设重点监测中国全境,并能获取全球电磁信息的试验卫星及其地面、应用系统,检验卫星电磁监测新技术设备的效能和空间适应,同时搭载国际相关载荷,开展全球7级以上、我国6级以上地震电磁信息分析研究。
“张衡一号”卫星运行于约5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重访周期为5天,即卫星每5天在同一个时间从同一个位置的上空飞过,观测区域可覆盖地球南北纬65°内的区域,重点观测区域覆盖我国陆地全境和陆地周边约1000公里区域以及全球两个主要地震带。采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CAST2000平台进行设计,创造了我国卫星研制领域的多项首次。评估显示,其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施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