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2/25 20:31:04
选择字号:
金沙遗址或被龙门山区地震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所毁

 

金沙遗址是21世纪中国第一个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是世界上同时期出土古代象牙最集中的遗址之一,是中国同时期出土金器、玉器最多的遗址之一。它的规模仅次于三星堆,再现了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古蜀文化的辉煌,但其文明为何衰亡却众说纷纭。日前,一项来自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陈宁生团队有关龙门山区震后侵蚀灾害趋势及其对古代文明的影响的研究或许有助于解开这一谜团。他们推断,历史上成都古城镇迁移的最大可能因素应是山洪泥石流灾害。金沙遗址,或许是被公元前300年左右的龙门山区地震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所毁灭。 相关成果发布于知名国际期刊《地貌学》。

5.12汶川地震等加剧次生山地灾害的作用可以延续多少年?经过多长时间受地震影响区域的剥蚀速率可以回到震前?历史时期同类型地震对人类带来怎样的灾害影响?围绕这些问题,陈宁生团队选择龙门山地震带的白沙-龙溪河流域中下游为研究对象,针对2009年-2014年的山洪泥石流事件引发的剥蚀数量开展调查研究,并结合震前的区域剥蚀研究成果及其它地震山区剥蚀特征,揭示了区域剥蚀速率的波状动态过程及山洪与泥石流灾害的演化特征,并讨论了成都古城在灾害影响下的迁移可能性。

他们的研究发现,龙门山区强震以后区域的剥蚀过程表现为波状震荡衰减过程,并由区域松散固体物质的数量变化、土体固结的过程、生态环境和降水的波动性决定。该过程可用高斯方程模拟,方程由2个包络线控制,上包络线代表剥蚀的峰值,是一个先大后小的双曲线下降过程,下包络线代表剥蚀的低谷数值随时间的变化,呈指数下降。2007-2010年,区域的剥蚀速率出现一个强烈增加过程。通过模拟测算,大约在81年后,区域的侵蚀模数回到震前状态。测算显示,汶川地震26年后的2034年峰值剥蚀速率降到了泥石流不发育的2014年的水平, 可推算此后应无大规模泥石流发生。

科研人员基于将今论古原则,推断历史上成都古城镇迁移的最大可能因素应是山洪泥石流灾害,历史上最近一次金沙古城的毁灭与2300-2600年前的区域大地震时代背景吻合。因此,地震活动引发大规模山洪泥石流灾害可以解释成都古城人类迁移的过程。公元前300年左右龙门山区发生强烈地震,之后发生山洪泥石流,毁灭金沙遗址。蜀国国力的衰弱导致公元前316年被秦国所灭。同时,为充分利用岷江上游水资源,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公元前256年左右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促使成都平原发展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