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2/9 9:30:57
选择字号:
贵州古人类研究成果特展:“洞”悉毕节

 

2月7日至5月7日,中国古动物馆联合北京动物园、毕节文物局举行贵州古人类研究成果的特展,由最近的86件化石展品带领人们“洞”悉毕节。

■本报记者 胡珉琦

云贵高原的中西部,岩溶发育,洞穴众多,早在几十万年前,它们为远古生灵提供了栖息之所,埋骨之地。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古人类学创始人之一的裴文中先生在贵州毕节,首次主持发掘我国最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之一——观音洞,人们得以窥探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生存样貌。

随着毕节史前文化大门前的这一记重叩,不仅仅是旧石器考古,古人类学、古生物学在此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斩获了无数重要的历史遗存,一点点拼凑起这一地区远古生命演化发展的序列。

这样古老的毕节,想必很多人从来没有见过。

野性天堂

现在的贵州,高山大河、溶洞瀑布遍布,是人们旅行的好去处。你可知在百万年之前,那里曾是野性十足的神秘森林。

在此次展览中,最引人瞩目的化石要数抓耳岩洞穴发现的步氏巨猿。这种神奇的巨兽是世界上最大的灵长类动物,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类人猿,它的牙齿化石显示,其体长可以高达3米。由于发掘点的位置是迄今为止海拔最高的,毕节的步氏巨猿也就成了不折不扣的“高原巨猿”。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策展人赵凌霞介绍,巨猿的演化和绝灭与早期人类起源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它也格外受到关注。在此之前,广西、湖北、重庆等地已经先后发现过数量众多的巨猿化石,而毕节巨猿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了巨猿曾经是更新世时期华南地区的一个分布比较广泛的物种。

但从早更新世到中更新世,巨猿似乎逐渐走向衰亡。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在好奇,巨猿何以走向灭绝。赵凌霞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更新世华南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的一个反映。

2008~2013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科学家们在一个名为“麻窝口洞”的地点,发现了多达53种哺乳动物的化石。想象在那遥远的中更新世晚期,东方剑齿象、红毛猩猩、长臂猿、金丝猴、叶猴、猕猴等各种大中小型灵长类悠然自得地穿梭在林间;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尚未灭绝;山原貘、大熊猫小种改变了模样,演化为华南巨貘、大熊猫巴氏亚种;小型食虫类和啮齿类动物随处可见;新的长鼻类动物亚洲象终于出现了。

在那个年代,毕节所在地丰富的古动物与古人类比邻而居,而当年在“麻窝口洞”生活的古人类极为特殊。

人们可以看到,科学家在原生地层中找到的三枚人类牙齿,它们不管大小、形态,都缺少直立人和古老型智人的一些原始特征,相反,与晚期智人和现代人更相似,因此,麻窝口洞古人类被归入了解剖学上的现代人。

赵凌霞提到,过去的观点认为,东亚的早期现代人出现时间不超过5万年,而麻窝口洞古人类距今11.2万~17.8万年。他们不仅仅成为了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之一,也为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问题再添重要的化石证据。

黔西特色的人类文化创造

当年,裴文中先生在《贵州黔西观音洞试掘报告》中指出:“观音洞文化,既是与欧洲大陆的旧石器文化不相同的一种新文化系统”,“与中国已知的‘北京猿人’文化也很少有相同之处”。

这意味着,中华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早期的人类分别在不同地区进行着各具特色的文化创造活动,而毕节黔西观音洞文化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足以说明这一地区在旧石器时代考古中的地位。

到今天,对观音洞的发掘已经进行了4次,共发现石制品3000多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等等。考古学家认为,无论是使用的材料、加工方法,都不同于华南旧时器时代文化主流体系,有着别具一格的特色和进步性。

其间,考古学家在老鸦洞找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经过两次发掘,他们得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在长达3万年的时间跨度中,当地的石器技术并没有重大改变。他们对本地石料的采集方式,以洞穴为主要居住地点,长期在有限的空间里活动,种种特点都说明,云贵高原的远古人类并不喜欢迁徙、流动。那么,最终他们又是如何扩散辐射的,恐怕就是留给科学家的又一个难题。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毕节境内,有史前文化遗址70多处,其中,仅旧石器时代遗址就有25处,这在全国其他地区都是十分罕见的。可见,古人类的足迹曾经遍布在那里。

而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科学家,从裴文中、李炎贤、张森水、文本亨,到许春华、高星、赵凌霞、关莹,一代又一代地追随着那些足迹,从来没有停下。人们可以从此次特展中,看到这些科学家与那些远古生命“相遇”“对话”的过程。

但科学家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事实上,目前大部分遗址还没有进行完全的发掘。想要真正还原人类四五十万年的历史发展进程,未来,人们可以期待更多。

《中国科学报》 (2018-02-09 第3版 科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