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花”重建图
南京花的纵剖面观,显示下部的子房、两个侧的花萼花瓣、顶端的树状花柱
南京花的底面观,显示辐射排列的花萼、花瓣
南京花的侧面观,显示底部的子房、两侧的花萼花瓣、顶端的树状花柱
12月18日,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牵头,组织包括3个国家的11名研究人员团队在eLife上报道了关于南京花(Nanjinganthus dendrostyla)化石的研究结果,该化石出现在至少1.74亿年前的中国南京郊区早侏罗世南象山组地层中。
王鑫表示,南京花的研究结论是建立在对200多件化石花标本仔细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的。南京花的花瓣为4数或5数,具有花萼、花瓣和雌蕊,主要特征包括明显的杯托、下位子房上位花、树状的花柱。重要的是,现存化石数量较多,而且状态各异,允许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操作和观察确认南京花中的种子或胚珠确实是被完全包裹在子房里的,而这个特征正是定义被子植物的判断标准。
此前,国际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记录是1.25亿~1.3亿年前。1960年,美国地调局的Scott等人发表文章,认为白垩纪之前没有被子植物。这个观点在过去几十年统治着古植物学界。例如美国芝加哥植物园的Herendeen等人2017年在Nature Plants撰文加固这一结论。
南京花在早侏罗世出现的研究结果,打破了欧美主流学派主张的“不到白垩纪就不会有被子植物”的结论,“南京花的出现正在催生一套更加合乎植物学实际的被子植物演化理论的出现。”王鑫说。
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