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11/12 16:57:30
选择字号:
华东师大首届“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论坛举行

11月11日,华东师范大学举办首届“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香港大学和华东师大相关学部、学院的20余名著名学者齐聚丽娃河畔,探讨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国内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近200名师生出席本次论坛。

中科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上海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朱钢,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教授等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华东师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瑞君教授主持。

秦大河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希望与会师生能够拥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以开放的视野、家国的归属促进“一带一路”研究。

据悉,本次论坛包含三场大会报告,分别由华东师大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杜德斌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部党委副书记高向东教授,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孙斌栋教授主持。三场报告从政治学、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语言学、社会学、哲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共同探讨了全球开放背景下,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相关问题。

秦大河在报告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与社会经济战略息息相关,更与全球气候变化相辅相成,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未来地球与人类命运共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加强对地球环境变化的研究。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王缉宪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探讨了央企在“一带一路”中扮演的角色问题,指出基础建设是“一带一路”的主要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是“一带一路”的基石,企业要找到自身优势。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从世界格局的大变革中看“一带一路”的全球包容性,概括了我国全球化经历的三个阶段,指出“一带一路”是全球共识,是世界格局变化的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让·莫内”讲习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阐释了传统全球化与新型全球化的联系与区别,表示开创人类发展新时代,未来研究视角将聚焦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群发展、经济走廊、全球产业链布局等方面。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主任毛新雅探讨了国外智库关于“一带一路”的国际舆情,表示国外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面对复杂的国际舆情,我国可以从企业风险分析、加强信贷安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华东师大教授、上海决策咨询基地/余南平工作室首席专家余南平分析了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建设路径,指出现阶段我国“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只停留在搭建供应链的层面,不能够全面带动产业链和服务链,我国想要全面促进经济建设可从制造有竞争力的自成品入手。

香港大学地理系教授、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林初昇主持了评论及讨论环节。他就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权衡资源开发、市场拓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如何扮演好央企的双重角色,如何缓解保守主义、单边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矛盾,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进程等问题和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华师大十余位专家学者从国内外关系、人才教育、国际市场、贸易网络、投资方向与经验启示等维度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专家学者表示,在首届“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论坛中的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所激发出的创新火花,定能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投射出更多更广的积极影响。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