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0/23 9:43:24
选择字号:
中国工博会科技论坛
院士专家呼吁:发展大科学装置需培养工匠队伍

 

本报讯(记者黄辛)“中科院上海分院的一些所长反映,建大科学装置的钱是有的,但这些钱不能用于人,人员开支怎么办?”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科协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院士圆桌会议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问道。

王建宇表示,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大科学装置不遗余力地支持,硬件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相关部门对人的重视程度还需要提高。

项目资金不能用于人员开支有其合理性,但也有负面作用:一是让大科学装置的一些建设者感到不满,二是部分建设者可能会做“打擦边球”的事。在王建宇看来,还是要有一部分资金用于优秀人才,激励他们心无旁骛地投身建设和相关技术研发。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光源中心主任、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首席科学家赵振堂表示,截至去年底,上海光源已经接待用户3.2万多人次,发表论文3200多篇。

在赵振堂看来,正是每年5000多个用户,成就了上海光源。科学家之所以愿意到上海光源做课题,是因为这里有一支科学专业的服务队伍,以及一套高效完善的大科学装置管理制度。“决定大科学装置影响力的仍然是人。”赵振堂说。

创新离不开能够操作大科学装置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刚表示:“除了那些顶尖科学家,大科学装置的核心是培养一支能够服务科研的工匠队伍。”

据悉,大科学设施集群能够吸引世界各地优秀科学家前来开展合作研究,使之成为世界杰出智慧的聚集地和解决“大科学问题”的摇篮。

目前,上海是国内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最多、最为先进的地区之一,在张江建有“上海光源”和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大科学设施“蛋白质设施”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大科学装置。

《中国科学报》 (2018-10-23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