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租稻,以其毛长、粒黄、口感好而闻名遐迩,百年之前产于辽宁桓仁,是东北水稻农耕文明开启之稻种。其品种的历史性、地方性、优越性以及栽培技艺的独特性引人注目,也是全国特优稻米系列中的佼佼者。
2015年,辽宁桓仁京租稻栽培系统入选农业部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围绕丰富的地区资源优势,当地集科技、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对京租稻加以建设,树立品牌,重振这一历史名稻的荣光。
大米之王牌
京租稻,起源于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因在清朝同治年间专供皇宫膳用而被御赐得名,距今已有143年的栽培历史,是东北水稻种植最早的品种之一。
京租稻以其植株高、芒子长、芒色黄、米质好为显著特点,特殊的品种特性为培育优质水稻品种提供了良好的试材;独特的生态栽培过程散发着浓厚的传统农耕魅力;金黄色的稻浪为发展休闲农业增添了靓丽的风景;晶莹飘香的京租米饭让人赞不绝口。
京租稻是一种娇贵的作物,对气候、土壤、水分的要求非常高,而桓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恰恰能为这一历史名贵水稻品种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京租稻主要在桓仁二户来镇光复村、三道河村、朱家堡村一带种植、栽培。
此地地处辽东边陲的长白山余脉,境内森林覆盖率居全省首位,山涧泉水甘纯,江河沿岸土质肥沃,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大,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生态环境。稻田主要分布在棕壤和草甸土上,土层深厚,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较丰富,在全国属中上等水稻土。
京租稻生产过程散发着浓厚的传统文化魅力。所需肥料完全采用优质农家肥配以适量的豆粕而成;灌溉用水是上游河水自流而成;病虫害防治采用灯光诱杀和性诱捕杀;收获采用人工刀割、码垛后熟。
京租稻米粒稍长,呈椭圆形,色泽清澄、晶莹剔透、蒸煮不粘不散、光亮透明、纵向伸展好、米饭有韧性、清香飘逸、松软可口、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E、尼克酸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历年国内外展评中多次获奖,被誉为“大米之王牌、细米之骄子”。
此外,当地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编制了乞求稻谷丰收的民族舞蹈——乞粒舞,总结并传承了京租稻独特的农耕文化。
总之,辽宁桓仁京租稻栽培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以及较高的美学和文化价值,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
科技与品牌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农村土地经营权分田到户,导致京租稻品质品性不断下降,栽培面积逐年减少,生产技术濒临失传,京租稻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传统农耕方式正面临严重的挑战,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势在必行。
近年来,为了保护和恢复京租稻这一优质稻米品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桓仁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便进行了京租稻品种保护工作,开展项目科研攻坚,对京租稻进行统一提纯和产品复壮,通过到海南进行加代繁育,建立京租稻种植示范基地的方式,加快品种科研保护力度。
历经6年10代的提纯选优艰辛历程,京租稻品种特性得到了恢复,品质得到了提升。通过恢复和技术性保护,如今素有“东北贡米”之称的桓仁京租稻已经扩大种植面积200多亩,并批量走向国内市场,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利器。
在京租稻米提纯过程中,当地还制定了“辽宁桓仁京租稻生产系统”以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在传承京租稻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京租稻品牌,全力打造“东北精品大米第一县”。
桓仁县于2010年、2014年在国家工商总局分别注册了“京租”牌和“官地”牌大米商标,2014年成功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此外,桓仁县政府将每年8月22日确定为京租文化节,这是辽宁省内乃至国内专为农作物开设节日的新鲜事。
为了制定桓仁京租稻生产技术标准,桓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三道河子官地建立了京租稻生产栽培试验示范区,通过将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有机融合,打造农产品安全生产示范区;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统一,打造京租稻农耕文化示范区;通过农耕文化与京租特性的有机统一,打造农业休闲产业示范区。
通过对品种提纯选优的恢复、栽培技术规程的完善、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休闲农业的结合,积极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桓仁京租稻栽培系统将绽放新的光芒。(王方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8-01-31 第8版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