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17 9:46:51
选择字号: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中心发现防御青枯病新机制

 

本报讯(记者黄辛)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Alberto Macho研究组揭示了能被茄科植物所感知的第一个青枯菌的病原分子和其受体,并且提出通过属间的受体转移(或者导入)能够提高植物对青枯菌的抗性。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

在大多数病菌中,鞭毛蛋白(帮助细菌运动的一个结构)是主要的病原分子,植物可通过感知鞭毛蛋白的一些区域来激起免疫反应。研究人员用纯化的鞭毛蛋白处理茄科植物,结果表明青枯菌的鞭毛蛋白不能引起茄科的免疫反应。因此,找到能够被茄科植物所能感知的病原分子对于抵抗青枯菌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研究人员通过测试其他病原分子,发现青枯菌中含有的冷激蛋白(CSP)能够引起一些茄科植物的免疫反应。CSP是病原菌在逆境条件下,比如暴露在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者在侵染植物时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茄科植物西红柿和烟草等植物中感知CSP以激活植物免疫系统的受体叫做CORE,而那些缺乏CORE的植物,比如拟南芥,则不能感知CSP。研究人员发现用纯化的CSP 预处理西红柿能够显著提高其对青枯菌的抗性。

专家表示,这项研究结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受体CORE的导入来提高植物对青枯菌的抗性,特别是那些不能感知CSP 的经济作物,能使植物获得更多一层的防护。

《中国科学报》 (2018-01-17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