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1/12 19:42:08
选择字号: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等利用遥远类星体探测宇宙结构形成史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日前,世界最大的星系巡天项目eBOSS国际科学合作组发布了最新宇宙学研究结果,合作组通过观测距地球68亿光年到105亿光年之间宇宙深处类星体的空间分布,发现了显著的红移畸变信号。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利用遥远的类星体探测宇宙的结构形成历史。

本次研究,合作组共发布了7篇论文,其中2篇论文是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等科研人员领衔完成的。研究论文已在科学预印本网站发布。

本次观测结果是人类首次利用宇宙深处的类星体,在宇宙只有今天大小的1/3~1/2之间的时期,观测到了红移畸变信号。此结果是继2017年5月,该合作组首次利用类星体发现显著的重子声波振荡信号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将对后续的暗能量及引力性质等宇宙学前沿课题研究有重要意义。

2015年至今,赵公博领导的eBOSS合作组按计划顺利完成了类星体巡天观测和数据处理,以及暗能量等宇宙学前沿问题研究。该研究证实了利用高红移类星体开展宇宙学研究的可行性与优势,为后续的类星体、亮红星系以及发射线星系巡天奠定了坚实基础。

红移畸变现象是由于星体在局部引力势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三维成团模式。由于该信号与引力直接相关,它是在宇宙学尺度上研究引力的最重要探针之一。2001年,人类首次通过观测星系的成团性,在近邻宇宙中发现了红移畸变现象。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