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1/9 7:46:23
选择字号:
熊丙奇:大学校长选拔任用改革应提速

 

■熊丙奇

不久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南开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曹雪涛任南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龚克不再担任南开大学校长职务。同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重庆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张宗益任重庆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周绪红不再担任重庆大学校长职务。最近半个月,除了南开大学和重庆大学,还有8所“副部级”高校党委书记或校长履新。如果再加上非“副部级”的“双一流”高校,从2017年12月19日到2018年1月3日的16天内,已有11所“双一流”高校的党委书记或校长出现了调整。

对于大学密集换帅,舆论颇为好奇。其实,这可谓正常现象,每过一段时间,我国高校都会出现密集换帅的现象,因为目前我国高校校领导还实行任期制和任命制,到了任期后,由上级主管部门作出调整、任命,当某几所甚至几十所大学的校领导差不多同时到任期时,就会出现密集换校领导的情形。但这种现象之所以引起舆论关注,是因为如此密集地换学校领导,令大家对大学校领导究竟如何产生很感兴趣。难道不用听取师生意见吗?是否都经历了公开的遴选程序,还是就按上级主管部门的意图任命?我国当前正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也需要对大学校长的遴选方式进行改革。

我国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纲要》还明确,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对此进行了重申,要求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从2011年起,为贯彻落实《纲要》,教育部在2011年和2012年曾启动大学校长公选,先后对5所高校的校长实行公开选拔试点。2013年,教育部在其公布的当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将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公开选拔大学校长试点,完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的选拔任用机制。但从2013年到目前为止,没有再进行新的校长公选试点。而社会舆论关注的取消学校行政级别的改革也没有实质性启动,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所公办高校的行政级别被取消,所以,仍旧有“副部级”高校的说法。其间,新建的南方科技大学的去行政化、去官化改革广受关注,但现在南科大的改革已经纳入体制之内。

实行校长任期制和任命制,与高校校领导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密切相关,因为有正厅或副部的行政级别。因此,高校校领导也被视为“高官”,对高校校领导的选拔、任命、管理,也就会沿用官员模式,包括限定任期(只能在一个领导岗位上干两个任期),以及交流轮岗。大家所见的是,一名校长在完成两个任期(通常10年)后,即便师生对其工作很满意,也不能继续再当校长,而要转为书记,或者到其他学校继续当校长;有的校长则在一个任期还没干完的情况下,就轮岗到其他大学或者政府部门。这对于防止官员形成自己的利益群体是有效的,但从学校办学来说,校长的短任期制并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办学,可能会催生急功近利,希望尽快在自己的任期内出政绩的行为。在美国,校长的长任期制甚至是学校建设为一流大学的经验之一,比如哈佛大学,任期最长的校长曾经担任校长40年。

但在我国,实行校长长任期制却有现实阻力,阻力就在于校长是有一定级别的“官员”,这是校领导的首要身份,与级别对应的,是相应的权力和待遇(利益)。发达国家的大学校长,是由大学理事会面向全球公开遴选的,在担任校长期间,他们享受相应的待遇,而一旦卸任,则不再有特殊的利益。因此,只要师生对校长的工作满意,遴选委员会也认为其适合继续担任,就可长期担任,这一方面使校长对遴选他的大学理事会、师生负责,另一方面也防止校长在任期内追求短期利益,而要着眼长远发展,为学校发展和师生服务。正是基于此,我国在《纲要》中提出结合我国国情,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并切实启动了公选校长的试点。

建设“双一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战略,要实现相应的战略目标,需要大学尊重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这就需要按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认真启动取消学校行政级别的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这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关键所在。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报》 (2018-01-09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