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康
近段时间,有媒体报道,部分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而争相购买图书专著的“挂名”。围绕图书专著的“挂名”,甚至形成了一条从内容代写、主编挂名到代购代销的灰色利益链,各环节均有专人负责。
究其原因,除了学术评价机制不健全外,一些院校仍将担任专著或教材的主编、副主编等列为职称评审条件的做法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后者不应该成为花钱买“挂名”的借口,但在当下,我国职称评审体系对论文、专著的要求的确过于严苛。
比如一位从“985工程”高校毕业后踏入大学讲师行列的教师回忆,在他们学校的一份15页厚的考评材料里,关于阐述教学成果考核部分的笔墨不到2页,而剩下的都是“论文、项目和著作如何分级别加分”的详细阐述。
这位教师起初对教学抱有极大热情,但几次评审之后,他也逐渐地败给了现实,只把教学当成良心活,更多时间花在了写论文、发专著上。
笔者认为,花钱当“挂名主编”,其根源实际上也并不在于大家只为学术名誉,而更多的还是广受诟病的“职称评审”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不断下放。去年10月20日,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印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直接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至高校,允许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操作方案等。此举的确是为高校“松绑”了,而且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但“挂名主编”问题的泛滥却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敲响警钟。
所以,要杜绝花钱买“挂名”的怪象,斩断这条灰色利益链,除了要倡导教师遵守个人良知与学术道德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健全学术评价机制、完善职称评审规则与标准。唯有如此,方能标本兼治。
《中国科学报》 (2018-01-09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