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瑟 秦伟利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8/1/6 10:11:23
选择字号:
“吃盐植物”让盐碱地变良田成现实

生长茂密的“吃盐植物” 资料图片

日前,记者在新疆克拉玛依市的戈壁滩上看到,两块相邻的盐碱地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一块地长满了棉花,长势喜人,亩产竟达400多公斤;另一块却仍然荒芜,稀稀拉拉长了不多的几棵草。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田长彦介绍说,几年前,这两块地都是盐碱地,都是什么也不长。出现这种情况,是他们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现了多种“吃盐植物”。通过种植“吃盐植物”,将土地里的盐分吸收出来,从而达到盐碱地变良田的现实。

盐碱地可以变良田?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眼前的现实又不得不让人相信这是真的。

用“吃盐植物”开展盐碱地绿化

1993年,田长彦及其团队在对盐碱地进行调查时,发现原本在人们印象中荒芜的盐碱地里,竟然生长了多种植物。这让他们兴奋不已,将研究的目光瞄在了它们身上。通过对这些植物的认真排查,他们发现有多种植物竟然都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吃盐。

他们从中筛选出315种植物,在新疆阜康市建设了一个盐碱地植物园,进一步进行培育、驯化、筛选与研究。通过对新疆盐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盐生植物种子及耐盐性开展研究,最终证明,在盐碱地种植盐地碱蓬、盐角草、野榆钱菠菜等植物,每年可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盐分。

田长彦说:“众多在盐碱地生长的植物之所以能生长,他们具备了耐盐耐碱的极强能力。比如我们发现盐地碱蓬这种植物,每年可从每亩土地中带走431公斤盐,这样的降盐速度与效果,是我们用人工方式永远也达不到的。而且这些盐分可以通过工业技术提取,成为一种原料。”

用“吃盐植物”开展盐碱地绿化,一个大胆的想法就这样产生了,一项名为《盐生植物及其饲料化利用》项目开始实施。

最先尝这个“梨子”的地方就是克拉玛依市。市政府拿出500亩盐碱地,供田长彦和他的研究团队进行实验。他们提出一个想法:再在此地旁开辟同样大小的盐碱地,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改造盐碱地。两相对比,看看效果怎样。

这就有了开头那个令人惊叹的场景:3年后,种植了“吃盐植物”的那块盐碱地不仅植物长势良好,地里的盐碱含量降低到可以种植棉花和粮食作物。他们顺势种了棉花,获得了亩产400多公斤的丰收。盐碱地真的变成良田,这让所有看到的人员都连称:“没想到。”

而在相邻的那块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改造的盐碱地里,植物长势仍然是稀稀拉拉,土地里盐碱含量基本没有下降,达不到可以再种植经济和粮食作物的目标。

事实胜于雄辩。当这项成果被人们认识后,立即引起众人的关注。

田长彦研究员介绍:“我们通过3年种植‘吃盐植物’后分析了土壤,发现每公斤土壤含盐量从40多克下降到10克左右。这和一般的土地已经没有太大差别了,再种植其他作物,它是完全可以胜任的。用大家的话说,‘吃盐植物’让盐碱地真正变成了良田。”

田长彦和他的研究团队没有停留在这个成功的喜悦上,而是把目光又瞄向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上。

“我们在研究这些‘吃盐植物’时发现,它们非常有意思。‘吃盐植物’不仅可以绿化盐碱地,成为农民养殖牲畜最好的饲料,还是很好的食用蔬菜和药材。”田长彦笑着说道。

在和田地区一个农村,田长彦和他的研究团队将“吃盐植物”交给当地农民种植。这些农民根本不相信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盐碱地能生长这些植物,不愿意配合。田长彦就亲自把这些“吃盐植物”种到地里。待秋天他再来看这片土地时,农民喜不自禁地告诉他,这些“吃盐植物”不仅长得很好,最让他们高兴的是,他养的羊特别喜欢吃这个草。因为草里含有大量的盐分,农民再也不用专门给羊喂盐了。

“今年我们再去这个村时,农民根本不让我们动手了,他们像保护珍稀物种一样保护这些‘吃盐植物’。这些植物已经成为他们发展经济的‘秘密武器’了。”田长彦说道。

正是看到了这种神奇的效果,2017年田长彦和他的研究团队再次立项科研项目《新疆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开展生物治理盐碱地的工作。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吃盐植物”

乌鲁木齐市甘泉堡开发区建立在盐碱地上,一直因为绿化问题而头疼,种什么都无法成活,他们请田长彦和他的研究团队在一条50米宽、一公里长的道路旁试种“吃盐植物”。

喀什地区伽师县拿出30多公里长、30多米宽的道路两旁盐碱地,种植了“吃盐植物”。

喀什地区东风农场拿出几万亩盐碱地进行开发。

新疆人看到了“吃盐植物”的神奇,山东省东营市也拿出大片盐碱地进行试验,希望“吃盐植物”改造白白浪费的盐碱地,让它们成为农民手里的良田。

就连与新疆相邻的巴基斯坦也瞄着“吃盐植物”找上门来。2017年,他们主动与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进行洽谈,希望把“吃盐植物”带到他们国家去。

“越来越多的地方关注到‘吃盐植物’,这让我们更加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在国家倡导产学研结合的政策下,我们在2016年12月以参股投资的方式,成立了新疆福禾鑫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标就是‘吃盐植物’新品种培育、种植及技术推广,并在盐碱地治理改良和工程化应用方面成功申报了多项国家专利。现在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涉及盐碱地绿化、碱性有机食品培育开发、饲料加工、盐地草本中药材原料供应等方面。”田长彦研究员说。

我国有据可查的盐碱地治理有近3000年历史,从未从根本上解决“让盐碱地变良田”这个难题,同时,这也是世界性难题。传统的治理盐碱地方法,主要以水利工程改良为主,大水漫灌和巨大的排碱渠是主要形式,但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一旦失去了大水漫灌,盐碱地再次泛盐碱,会让土地重回盐碱地。

新疆是我国盐碱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之一,有11万平方公里的盐碱地,约占全国盐碱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新疆除伊犁河谷、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的土壤盐碱化较轻外,其余地区的土壤盐碱化程度均较高。特别是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部各灌区最为严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田长彦说:“因为人们关注度太大,我们去年一度连‘吃盐植物’种子提供都很紧张。没办法,我们在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开垦了1000亩土地,培育‘吃盐植物’种子,收获了60吨,才算解了围。”

田长彦表示,通过多年的研究、培植、驯化和筛选,他们发现“吃盐植物”可能还有更多用途。比如其中的盐角草,是航天员最好的食物;“吃盐植物”在种植中完全可以使用盐分很高的水源浇灌等。“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耕地、生态用地的压力越来越大。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利用潜力很大。治理好盐碱地,对补充我国的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17年我们在新疆南北疆实施了2000亩重度盐碱地‘吃盐植物’种植,就是想推动这一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田长彦最后说道。

(本报记者 王瑟 本报见习记者 秦伟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