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面向未来的通识教育
——在2017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浙江大学校长 吴朝晖
(2017年8月27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欢迎你们来到秉承“求是创新”校训的浙江大学,成为全球60万浙大人的光荣一员。此时的你们,既是优秀者,又是幸运者。你们以优异的成绩,在浙大建校120周年的重要时刻入学,注定是幸运而不平凡的。今后的你们,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者。你们将亲历学校新甲子的跨越发展,见证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历史时刻。
看着你们风华正茂、朝气蓬勃,我相信大家对未来充满了想象、对浙大充满了期待。未来将是发展重新定义的变革时代,科学技术的突破前所未有,人类生活的改变前所未有,产业形态的变化前所未有,突出表现为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颠覆性科技的群体崛起。我们所在的世界,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文化互鉴变为现实,各国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正日益结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所在的祖国,将经济实力、政治优势、文化自信集于一身,是世界发展的“压舱石”,正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所在的杭州,将自然风光、人文名胜、科技魅力显于一城,是世界最大的移动支付之都,正成为全球创新创业资源的汇聚高地。我们所在的浙大,将天下英才、一流学科、原创成果揽于一体,矢志成为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人才泵、创新源、思想库,正在开启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面对多样、多元、多变的未来,我们如何在未来多样的信息社会中保持发展初心?我们如何在未来多元的全球文化中坚守价值引领?我们如何在未来多变的发展环境中突显自身优势?从高等教育来讲,通识教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作为发展着的全人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经过了19世纪以英国为代表的培养绅士的自由教育、 20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培养有责任感公民的教育模式,迎来了面向21世纪的发展新阶段。当前,第二次机器革命正在加速到来,人的脑力劳动将被部分替代,而我们的国家正在加快崛起,我们需要通识教育开展立德树人、培养世界公民,需要通识教育带领大家感悟综合交叉的知识、形成应对变化的能力、涵育人文科学的素质、培养奉献家国的人格。
我们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推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的深度融合。连贯“通”“专”“跨”的通识教育,与“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四位一体(KAQ2.0)的教育体系一脉相承、独具特色。
我们的通识教育致力于传授宽厚的知识。未来的知识将更加追求结构的互联互通、链接成网,强调知识的宽广精深、层次嵌套。希望同学们在浙大享受全方位教学的新探索,在课堂教育、慕课教学、移动学习、网络平台的创新互动中,建立广博深厚的知识结构、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形成开阔的见识、深入的认知、跨界的经验,使宽厚的知识成为你们引领未来的基础。
我们的通识教育致力于锻炼卓越的能力。未来的能力将更加呼唤知识建构,讲求在深层次学习基础上的新智慧建构、方法论建构。希望同学们在浙大体会全过程培养的新模式,在第一课堂课内学习、第二课堂校内实践、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第四课堂国际交流的协同培养中,学会思考、学会批判、学会选择、学会坚守,形成预判趋势的洞察力、整合资源的创造力、把握全局的领导力,使卓越的能力成为你们引领未来的关键。
我们的通识教育致力于培育全面的素质。未来的素质将更加关注自我激励和交互培养,在自我管理和师长、朋友、同学、校友的榜样示范中养成。希望同学们在浙大参与全员育人的新实践,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意识,在跨专业、跨年级、跨年龄、跨兴趣的互学共进中,重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形成沉稳干练的气质、开放包容的胸怀、坚毅果敢的品行,使全面的素质成为你们引领未来的保证。
我们的通识教育致力于塑造健全的人格。未来的人格将更加聚焦思想品德,通过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共同培养来坚定爱国报国、爱民为民的理想信念。希望同学们在浙大感受立德树人的新氛围,在中国特色、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认识领悟中,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内省自我的本能、关怀生命的情怀、服务社会的信仰,使健全的人格成为你们引领未来的根本。
同学们,未来已来。我们推行通识教育,就是要回归尊重生命的教育本源,提供更多基于智慧创造、协同合作、意义建构的教育体验。希望同学们尽情体验知识获取的乐趣、能力锻炼的欣喜、素质提升的愉悦、人格塑造的美好,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浙大学习顺利、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