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佳)8月18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工业基金项目“中国水泥工业汞排放迁移机制及减排技术研究”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和UNIDO材料技术国际促进中心承担,UNIDO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为项目资助机构。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气汞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全球《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以下简称《汞公约》)在8月16日正式生效,我国水泥行业将面临汞污染防治及履行国际汞公约的双重压力。本项目旨在通过监测水泥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燃料中的汞含量及汞排放,建立汞排放范围,评估国际最佳可得技术和最佳环境实践的可行性,并对中国水泥行业进行能力建设,以期减少我国水泥行业的汞排放。因此,本项目的启动对于中国水泥行业乃至中国履行《汞公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来自UNIDO、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汞公约处、中国水泥协会、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建材总院/UNIDO材料技术国际促进中心副主任李娟从项目背景及国际汞控制既有基础、项目整体情况、项目主要内容以及预期成果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中国建材总院教授何捷重点介绍了项目的实施方案。与会专家对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
该项目启动会将正式开启UNIDO及其他国际组织、中国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中国水泥领域研究机构与企业多层面对汞的防治与减排工作的通力合作。
据了解,《汞公约》是世界上首个针对汞中毒的公约,目前共有128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其中有74个国家已经批准。我国为全球最大汞排放国,水泥行业位列全球第四大汞排放源,同时我国水泥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1.4%,水泥行业采取行动已刻不容缓。
《中国科学报》 (2017-08-21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