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8/3 16:19:57
选择字号: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薛惠锋:军民融合需在企业融合上聚焦发力

 

“我国军民融合的突破口、着力点,是军工企业和非军工企业的融合。”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他认为,只有依靠尖端技术最集中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发挥好军工企业的一线作用,把军工企业“技术优势、研发优势、集成优势”和非军工企业的“投资优势、市场优势、专项优势”结合起来,才能打通军用高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里地。

实际上,军用、民用技术的界限已十分模糊。据统计,美国85%的现代军事核心技术同时也是民用关键技术,80%以上生产军用品的企业同时也在生产民用品。

薛惠锋表示,单从军用技术转民来看,国防技术转移应用需要二次开发、二次投入,这无法再依赖国家投资,必须依靠在资本筹集方面有先天优势的大型非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利用筹资、融资方面的灵活性优势,通过对国防尖端技术的二次开发、产业化推广,可以迅速弥补民用领域技术的不足,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提供捷径。

“国与国之间的科技竞争,不仅要看谁能抢先发展,更要看谁能在创新成果转移运用上做得更好。”薛惠锋说。

目前,我国非军工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较大,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水平远不能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还需依靠政府引导支持。相比之下,我国军工企业在国家几十年来的全力支持和投入下,研发创新体系十分完备,在推动创新的过程中,不仅推动了关键技术跨越式发展、自主可控能力不断提高,还形成了大量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

不过,薛惠锋坦言,军工企业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管理中,资源配置也优先保障型号任务,很难把军用技术产业化放到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需通过合资、合作、建立联盟等方式,把军工企业的研发创新平台和民用企业的市场推广平台有机结合起来,既能精准把脉市场导向,又能迅速调动人力资源,实现军用技术二次开发和产业化。

薛惠锋指出,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市场、管理的全链条,需强化抓总协调,打造军民融合“综合集成创新系统”。

军工企业的系统工程方法和抓总协调作用,对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全寿命对接融合,具有“举一纲、万目张”的重要作用。因此,薛惠锋建议,需发挥军工企业的总体设计、总体协调、总体推进、总体集成的作用,把跨军民、跨领域、跨行业、跨系统的创新成果集成起来,发挥最大效益、最优效能,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举。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