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7/25 11:26:23
选择字号:
创新软实力不容小觑
第四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决赛侧记

 

■本报记者 温才妃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展示体验机器人。温才妃摄

“今天上午,我还在批评他们的PPT展示性不佳、讲述也不流畅,这是长期以来工科生不注重美学、演讲水平的一个表现。”比赛结束后,尽管该队拿到了不错的名次,天津某高校教师还是忍不住吐槽。

7月17日至18日,一场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名的大赛——第四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决赛在西安理工大学举行。决赛现场,海峡两岸的61支高校代表队同台竞技,参赛作品涉及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计算机汽车工程、宇航科学等众多学科与实际工业应用领域。

在很多人眼中,大赛最主要比拼的是创意、技术,PPT做得不好但创意、技术足够好,不过是“瑕不掩瑜”。可为什么参赛队伍对此还是看得如此重要呢?那是因为它不仅仅会影响比赛名次。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胡晓东以及主办方看来,获奖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只注重专业本身而忽视美学、人文等学科交叉,与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并不吻合。

有温度的创意

黄柏勋来自海峡对岸的台湾交通大学,这是他第一次踏上大陆。之前,他对西安的印象来自于网络游戏,游戏中的长安大气恢弘,城墙固若金汤,“昨天去西安城墙,才发现方形的格局原来和游戏里一样”。

同样,他们团队带来的作品“开刀房恢复室之照护辅助系统”也和夏日的西安一样,都是极有温度的。

“病人开刀完躺在恢复室等待苏醒,现在靠护士每隔15分钟作记录、判断的做法太没效率了。”家人都是从事医学相关行业的黄柏勋实在不放心隐患的存在,便联合小伙伴设计了一款软件,收集病人输液袋、尿袋、体温、姿势等信息,通过云端储存、整合等技术手段,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处理病情。

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高层楼宇消防机器人、灾后生命探测数据采集智能搜救车、电磁式盲文阅读器……无不以人文关怀为设计的出发点。

一系列绚丽的创意背后,其实反映了工科办学思路的转变。

今年2月,“新工科”的提法在复旦大学一场关于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的战略研讨会上蹿红。虽然新工科没有精确的定义,但它对应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产业,要求工科生具备学科交叉、人文情怀、全球视野、快速学习等能力,成为当下工科办学的共识。

而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看来,虚拟仪器大赛的特殊点还在于,国外高校并没有仪器专业,恰恰由于这一特殊性,易吸引不同专业的学子参与,从而产生学科交叉,培养创新型人才。

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高校教师对于PPT制作的纠结。甚至于,它跨越了海峡两岸的距离,促成了黄柏勋与电子科技大学闫帅铮的跨学科合作。

创意来自需求

摆手、转弯……实现机器人与穿戴着体感机械臂的真人行动一致并不稀罕,难得之处在于做到了触觉反馈、视觉同步。西安交通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袁铮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沉浸式体感操作运用范围很广,包括医疗、航天、海洋、军事等领域。

这个被西安交通大学当作“小朋友”的机器人,就是18号当天一举拿下了大赛特等奖的作品。有趣的是,它的灵感来自于电影《环太平洋》中的大个儿机器人。

工业4.0时代,先造物再问需求的思路被彻底扭转。越来越多的竞赛团队开始吸纳管理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他们负责产品的成本核算,体现与市场接轨的理念。

而对于尚在象牙塔的大学生,他们对需求的感知,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不总是奉行“拿来主义”——拿着导师课题参赛,为了名次而名次。

谈到学生的表现,深圳大学“魔方老师”项目指导教师李天利很为学生自豪:“整个过程,我没有参与细节指导,只是适当加以引导。然而,他们交给我的东西总是会达到预期的120%。”

在魔方文化盛行的广东,如何实现简明易懂地玩转魔方而不是被复杂的公式搅得头昏脑涨,队长郭栩睿想到的是开发一款“魔方老师”软件。他们把魔方说明书变成了2074个代码,玩家每转动一步,就能跟着“魔方老师”的语音提示操作下一步。

由创意变成现实,不仅仅在于郭栩睿和小伙伴们敢想,还得益于该校设置的创新研究短课,这是一门本科教学与竞赛相接的课程,它为学生们的想与做搭建了桥梁。

同样,作为协办方,美国国家仪器(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有限公司十多年来也在坚持着“院校计划”,大一开设工程导论课程,帮助新生更快理解工业上的新技术与应用;大三、大四开设俱乐部,向学生提供实验室资源学习软硬件,并尝试实现工业与教学、科研的对接。

同台竞技也不认怂

“就算与本科生同台竞技,我们也不会认怂!”这番“豪言”出自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赵随意,别看他名叫“随意”,做起事来可不随意。为了应对亚龙提供的电路板“大考”,他和队员们足足练习了两个多月。最终,他所率领的Be Top团队一举把职业技能组的一等奖收入囊中。

据NI中国院校计划经理潘宇介绍,此次大赛设置了软件组、创意孵化组、前沿工程应用组,并首次设立工程应用和职业技能两个独立组别。针对电子测试人才缺口,对职业院校学生采取“命题作文”。

同时,创意的大门并没有向职业院校关闭。赵随意的同学丁一参加的就是创意孵化组,他们团队开发的“智能腰带”与本科生的项目同场竞技,甚至还把一所“985工程”院校的类似作品比了下去。“没想到最后抱回一个二等奖。”丁一高兴地说,他们的作品胜在便于穿戴且安全性更强。

而在胡晓东看来,创新思维要靠引导,光靠课堂教是学不会的。学生不敢想、不敢多想会让创新大打折扣,“从这一点来说,学生的自信心很重要”。

和丁一的意外之喜一样,今年非“985工程”“211工程”院校毕业的郭栩睿凭借着“魔法老师”敲开了NI的大门,成为通过大赛被招聘的两名员工之一。这家满是名校生的跨国公司看中的就是他天马行空的创意与做事的执着。

《中国科学报》 (2017-07-25 第8版 科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研究增强光动力灭菌效果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