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5/23 8:56:09
选择字号:
同济大学提出“以糖治糖”新策略

 

本报讯(记者黄辛)同济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教授杜建忠课题组设计出一种可“呼吸”糖的高分子囊泡(也称为纳米“糖海绵”),它能在血糖浓度升高时自动“吸入”葡萄糖并存储起来,而在血糖浓度降低时自动“呼出”葡萄糖,从而维持血糖稳定。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目前的治疗过程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低血糖、血糖失控等。因此,需突破传统血糖控制思路。

正常情况下,肝脏会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肝糖原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将肝糖原转化成葡萄糖,该过程由胰岛素进行调控。因此,杜建忠课题组开展了这项研究。动物实验表明,注射一次囊泡可维持两天血糖平衡。而通常情况下Ⅰ型糖尿病病人每天要多次注射胰岛素。该囊泡的血糖调控功能由囊泡上的糖聚合物和血液中的葡萄糖同囊泡上的凝集素的动态置换实现,即“以糖治糖”。该囊泡与肝脏有类似的血糖调控功能,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都具有长效血糖调控效果,且不依赖于胰岛素。同时,该囊泡在“呼吸”葡萄糖过程中有明显的大小变化,可用于血糖的灵敏监测。

杜建忠表示,这种不注射胰岛素、不吃降糖药的囊泡开辟了“以糖治糖”的糖尿病治疗新思路。

《中国科学报》 (2017-05-23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增强光动力灭菌效果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超级显微镜”,深度探索微观世界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