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由博洛尼亚大学孔子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向世界传播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一带一路’与中国故事叙述”,旨在探讨如何在对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与西方文化的和谐共存与对话。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中,来自中国、意大利、美国和瑞士等国的20多位学者紧紧围绕主题,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史学研究、新闻传播与对外汉语教育、中国大学的海外传播力以及新媒体技术在海外传播中的应用等多个角度,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在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巫濛向与会者展示了历届世博会国家馆的图片。她认为,世博会中国场馆设计的演变,反映出了中国“从无意识地呈现‘传统’,到有意塑造开放与创新的国家形象的转变”。对此,博洛尼亚大学传播学教授戈蓝迪表示,该传播案例“非常说明问题”,他说,中国在全球媒体参与的国际大型活动中亮相,并力求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关键。“一带一路”需要新的话语体系。具有中国特色并能为国际所接受的传播方法,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非常重要。
有关“一带一路”信息的传播,在海内外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博洛尼亚大学亚洲事务校长代表、东亚问题专家菲奥里表示,“一带一路”像条纽带,不仅从经济上,还从文化上,把中意两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研讨会就是很好的文化交流平台,帮助意大利学界和民众进一步了解中国。(铁铮)
《中国科学报》 (2017-05-16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