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5/14 10:17:57
选择字号:
“蛟龙号”南海归来

 

5月13日,“向阳红09”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其全体科考队员停靠深圳赤湾港务局码头。至此,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圆满结束。

该航段历时34天,航行2219海里,共计15家单位96人参航,“蛟龙号”累计下潜9次,常规调查16站位,圆满超额地完成了既定的科学考察任务,充分验证了“蛟龙号”在南海多个作业调查区复杂海底地形环境下各系统功能性能和取样作业能力,采集了丰富的生物、地质、近底海水等样品,获得高质量的视频、照片,充分体现和发挥了“蛟龙号”灵活机动、高精确定位的技术优势。

据了解,本航段利用“蛟龙号”高清摄像和精准取样等特有技术手段,对南海3个拟定选矿区域的结核结壳分布情况进行了探寻,初步掌握了采集试验拟调查区的多金属结核分布特征,锁定了A区、C区可作为后续试采预选区的主要区域。获得的高精度定位数据和高质量研究样品,为今后深入研究南海铁锰沉积及其成矿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获取的海洋地质、海洋化学及物理海洋等多专业海洋环境数据,为后续开展1000米级多金属结核试采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技术数据支撑。

此外,“蛟龙号”搭载科学家进行实地探勘,获得了调查区海山链珍贝海山一典型断面的玄武岩样品,为研究南海海山链的形成与构造演化奠定了基础,对于研究南海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直接观察到台湾峡谷现代浊流的地貌和沉积证据,推进了对南海北部峡谷陆坡峡谷浊流的科学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自主选拔培养的第二批6名载人潜水器实习潜航员全面参与到本航段9个潜次的下潜任务,完成了又一轮独立主驾驶操作,潜航员和潜水器技术保障队伍的驾驶操作和运行保障能力实现突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向业务化运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悉,“向阳红09”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深圳进行人员轮换和物资补给后,计划于5月16日奔赴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执行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任务。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