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李晨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5/9 22:09:46
选择字号:
一场奶业科技的盛宴

 

“全球粮食产量必须在2050年翻倍才能够满足当今的人口增长需求。”“发展中国家需要在饮食中大幅度增加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才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畜牧业生产需要解决动物福利与消费者对食物安全、经济和营养价值的需求等问题。”

5月6日,第五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动物科学系助理教授Benjamin Renquist在列举了上述论断后指出,“奶业养殖的未来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随着国内外500多名奶业专家、科研人员、生产一线人员等齐聚一堂,共商奶业发展大计,一场以“优质乳科技创新与合作”为主题的奶业科技盛宴拉开了序幕。

产品优秀 产业低迷

奶业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民生保障和国民体质的重要产业。

距离2008年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已经9年了,我国奶业的经营管理、技术研究、生产企业等经过卧薪尝胆,其整体状况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浴火重生。

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奶制品中合格产品3303批次,不合格产品15批次,合格比例为99.5%,不合格比例为0.5%,远低于我国整体食品不合格比例3.2%。

“从2009年到2017年,‘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已举行5届,陪伴着中国奶业的发展,我们走过的路程充满了收获。”奶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王加启研究员表示。

现在,中国的牛奶产量是世界第三,并还在快速增长中。中国在奶业方面的进步与突破也得到了美国奶业科学学会前主席Susan Duncan的赞赏。

美国奶业科学学会主办的《奶业科学》杂志是动物科学界里面最著名的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最近在世界上发表的论文有明显增长,在《奶业科学》上发表了很多文章,并逐年上升,许多科研成果非常不错。”Susan Duncan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不过,与会专家也指出,面对当前奶业发展形势,中国奶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也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奶牛单产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仍有一定差距。我国奶业仍旧面临着品质低、成本高、进口奶冲击大的严峻局面。

例如,我国生成1吨奶粉需要8.5~9吨原料乳,而奶业发达的新西兰仅需要7吨左右,核算下来,中国每吨奶粉的成本超出新西兰每吨奶粉近万元人民币。

因此,加大奶牛营养基础研究、有效提高我国牛奶质量安全、成功构建我国奶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广大奶业科研工作者的科研重中之重。

提高牛奶质量的“制胜法宝”

当前,国际奶业科技成果日新月异,为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时期的中国奶业提供了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如发达国家在奶牛营养调控、良种繁育、科学饲养、牛奶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

在牛奶产量世界分布图上,美国的奶牛数量仅占4%,但是牛奶产量非常高,占30%左右;而中国和印度的奶牛数量虽然很多,牛奶产量却远远低于美国。

谈及其中缘由,Duncan指出,最大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制胜法宝”则是对于奶牛的前期科学管理。

“从农场到餐桌有很多环节,如何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比如前期应该保证奶牛自身营养好、水源干净,奶牛少生病,产的奶蛋白质含量才会高,而不是后期在加工上‘想法子’。”Duncan说。

Duncan强调,“如果前期生产和运输上做到尽善尽美,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保证质量。”

这样的思想可以说是奶业发达国家的共识。

来自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的Johanna Fink-Gremmels教授关注的就是饲料的质量问题,她认为这极大影响了奶牛健康和生产能力。“饲料的采购和保存是牛奶安全的主要决定因素。”土壤和水中的重金属、二噁英等环境污染物会进入饲料,储存不当还会增加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这些都会对牛奶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危害公众健康。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分子水平的研究,Johanna认为,尽管饲料污染物和环境污染物,如土壤、水、风媒物等是不可控和不可避免的,但对其进行风险识别有助于预测饲料的污染物暴露率、进行作物管理、选择适合的收割方式,以及风险规避策略;而对于那些可避免的因素,应当谨慎使用兽医医药产品、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抗寄生虫药等。

以国际合作为突破口

在奶业科技领域,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不断深化、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经费大幅增加,建立了一批创新技术平台和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合作基地。

其中,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牧医所)为依托单位,联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奶业优势科研机构共同成立的“奶业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加速推动了奶业健康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

“目前,我们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切实紧密的合作,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奶业自主创新能力。”牧医所所长秦玉昌表示。

而“本次会议是对国际奶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的巩固与扩大,必将有利于中国乃至世界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秦玉昌在研讨会上如是说。

现在,研讨会已经成为分享国际奶业科技前沿进展,探讨奶业领域新技术、新成果,推动中外奶业科技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国际交流平台。

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刘亚清表示,通过互相学习借鉴,才能着力破解制约奶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推动中国奶业综合生产能力、质量安全水平、产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迈上新台阶。

去年,牧医所又牵头成立“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养殖企业和乳品企业共75家单位组成,以“实施优质乳工程”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引领奶业发展方向的作用。

王加启告诉记者,“做强做优”是我国奶业的发展方向,满意、放心、高品质是奶业的发展目标,而实施“优质乳工程”就是实现我国奶业“做强做优”的有效保障。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推进实施“优质乳工程”,为中国乃至全球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科研人员再接再厉,继续紧紧围绕奶业发展大局,开展科学研究,同时要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建立稳定、高效、持续的国际合作关系,在奶业科研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说。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