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卉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4/21 15:37:40
选择字号:
土地科技发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大城市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利用问题,与土地利用好与坏紧密相关的是优化利用一体化管控,让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日前,在2017京津冀土地优化利用一体化管控研讨会上,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如是说。

为迎接“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和第48个世界地球日活动,本研讨会由北京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中心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承办。

土地利用一定有规律,专家们认为,要解决京津冀大城市病和土地利用问题,是需要科学技术来推进的,科学技术发展需要总结提炼。

从演进视角看雄安新区发展

早在1976年,原国家计委组织的京津唐国土规划课题研究,首次使用了京津冀跨区域的概念。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严金明表示,“京津冀”的概念形成经历了多次的变化和反复,实际上就是针对区域协作而提出的。

如今,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问题因雄安新区的提出而更加引人注目。过去3年多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任务远非一日之功,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深入推进。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表示,从目前来看,雄安新区在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架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等方面,将展示出全新的模式,它也将代表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雄安新区目前开发程度低,也意味着未来有很强的发展空间。不容忽视的是,冯奎强调,该区域在生态上有其脆弱性和敏感性,白洋淀作为华北地区最大湖泊,现在如果不予以特别重视,未来有生态恶化风险,要考虑如何通过规划发展,使其优势发挥出来。

在冯奎看来,所谓集中力量干大事这类经验也可以运用于解决雄安新区发展中的问题。如果遵循发展规律,集中力量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一些大事做得很好。从规划来说,国际上包括日本、英国,在发展的某一阶段,在建立新城的阶段也曾通过这样集中国家的力量达成目标。

既往发展推崇市场力量下的野蛮生长,雄安新区所创建的一个新模式是通过规划引领的方式,强调世界视野、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冯奎认为,这是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自信心的表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德起也认同这一点,他认为区域土地优化利用要考虑整个系统的合理化、用地结构符合科学规律、以控制性规划支撑产城融合。

大数据支撑不可或缺

如今建设突飞猛进,常常一夜之间冒出很多建设痕迹,这对土地利用都是一种雕刻,也许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会存在下来,很难清除。作为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怎么能捕捉它们,郧文聚认为大数据的探索是重要手段。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李强子团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建宇团队,面向京津冀土地利用开展了基于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和技术方法研究。

对此,郧文聚表示,现在是数据定义世界,精准决定未来,如果说明一个问题,仅仅限于逻辑思考,而没有用数据表达,这可能是有问题的。

在统计问题上也是如此,在耕地保护上,我们只有不太精准的数量空间分布数据,质量上的数据不够,耕地的生态服务数据更是欠缺。“没有全面的数据如何能做到落实耕地的保护与管理?”郧文聚发问。目前耕地数据相比较还是最为丰富的,草地、林地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数据则更是不足。土地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数据支持不够,在数据支持方面作些努力确实非常必要。

李强子团队对北京海淀区土地利用分析结果的精准度在80%左右。对此,郧文聚表示,相对没有数据的拍脑袋决定,有六七成精准度的数据,实际上就可以支撑决策。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冯长春也认同这一点,他认为京津冀土地管控的要素在于,大数据、生态、规划、模拟、决策和指标管控。

仿真模拟提供技术服务

既然土地利用来得快去得慢,能不能把这个过程搬到计算机中去仿真模拟推断,然后拿出优化方案?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郑新奇正是在京津冀土地用途管制政策的仿真模式技术及其应用方面做了探索。

“这实际为土地管制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信息、技术支持,服务于‘三生’用地协同和‘红线’划定,从而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郑新奇说。

通过模型运算,运用时空动力学方法对一些政策变化演化过程仿真,可以监控不同模拟情景下用地类型面积、人口和GDP等的动态变化。

郑新奇表示,目前的政策仿真方法和模型基本可以实现各种条件下从数据到地图、从地图到数据、突发政策变化的仿真模拟,同时可以实现剖面、样带、局部等时间节点的统计分析,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方案编制提供灵活的技术服务。

郑新奇团队通过分析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有利于促进该区域土地协同优化,提升区域土地承载力和利用效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他们的模拟分析结果还显示,设立和发展雄安新区,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吸引区域人口、产业集聚,有利于提升京津冀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京津经济发展的生态压力和缩减区域社会经济鸿沟,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