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金砖 陈丝丝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4/17 9:51:37
选择字号:
科技成果凭什么实现“三级跳”
西南交大交答卷:课题对接国家需求 制度松绑成果转化

 

近年来,西南交通大学结合自身实践,本着尊重科研规律、尊重人才成长的原则,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

刚刚过去的3月,西南交通大学参与建设我国首个交通大数据国家实验室,通过建设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平台,解决国内综合交通领域数据孤岛化、多交通方式协同能力弱、出行服务碎片化等突出问题。

同时,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对外发布消息:我国二代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已运抵上海,预计4月将完成70~120公里/小时试验。

而在2016年,一系列国家级重点项目在西南交通大学科研人员的带队研发下成功。

陈维荣教授带领新能源技术与应用团队研制出了世界首辆氢燃料混合动力有轨电车;钱清泉院士等参与研制的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在长沙投入试运营;翟婉明院士担任总设计师的世界首列新能源空铁列车在成都挂线成功。

这些科研硕果并未停留在论文上和实验室里。随着国家立法层面对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收益三权下放,西南交通大学积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在前期广泛调研、积极探索的基础上,西南交通大学探索性地提出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并于2016年1月正式发布了《西南交通大学专利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西南交大九条”),明确职务发明人与学校为平等的共同专利权人,并将职务发明人的“转化后奖励”前置为“所有权共有”,进而实现了职务发明人对职务科技成果的大部分所有权。今年1月11日,《西南交通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试行)》发布。

据统计,被业界赞誉为“小岗村”试验的“西南交大九条”在其颁布的一年时间里,已有超过150件职务发明专利完成分割确权,10家高科技公司成立,其中包括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中低速磁浮二代转向架、同相供电设备、钢轨焊接气体保护焊机、可降解生物材料等职务科技成果。

“西南交大九条”的出台,为学校困扰多年的科技成果转化顽疾松了绑,各种“躺在实验室睡觉”的科研成果都被唤醒,开始进入成果批量转化阶段。(许金砖 陈丝丝)

《中国科学报》 (2017-04-17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