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新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3 10:20:10
选择字号:
《地质之美》:知地质美 更知其所以美

《地质之美——经典地貌》,苏德辰、孙爱萍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本报记者 温新红

10多年的积累,40多万张照片,虽非职业摄影家,却打造出一系列“地质之美”。最近,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苏德辰编著的《地质之美——经典地貌》出版,这是“地质之美”系列科普图书中的第一本,精美高清晰的图片,通俗简练的文字,在国内原创地质科普书中非常少见。

书中收录的国内外著名景区的绝美风光照片,不免让人心驰神往,文字却将读者的关注引向岩石的节理、湖泊的形成、冰川的作用等。“当你看到特别漂亮的自然风景,如果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其实是很遗憾的,如果知道了它们的成因,那会有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苏德辰说,“我倡导知其美,更要知其所以美。”

每张照片都有故事

苏德辰的办公桌上,有两台大屏幕电脑,都是用来专门处理图形的,记者看到电脑硬盘都远远超过普通电脑,D盘3T,E盘8T,F盘8T,加之大容量的移动硬盘,这些个空间无疑都是为了储存他那40多万照片的。

《地质之美——经典地貌》有300多张照片,其中222张是苏德辰拍的。因此在编写这本书时,很是费了一些功夫,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挑选照片。

对着每张图片,苏德辰都能说出一段“故事”。

“这张照片是我独有的。”苏德辰指着一张横跨两个下半页的图片说道,这是一个直径达10公里长的湖,地点在非洲加纳,是100万前一颗陨石撞击地球后形成的坑,后来形成了湖泊,陨石坑中的沉积物保留了百万年来的气候变化记录,成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

10多年前他去那儿考察时,数码相机还刚刚开始普及,他用小数码相机照了4张照片,之后拼接成一张完整的湖景图。完成后苏德辰将照片送给加纳本地的一位科学家,“他特别高兴,他与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科学家一起合作研究很长时间了,还没有人提供给他这个湖的完整照片”。

西藏磨西古镇,巨大的冰川漂砾,被当地人敬若神明,他们会绕石转圈,祈求平安。甚至还在一个约有3层楼高大石头上,建了一座小庙。让苏德辰略有些遗憾的是,拍这张照片时离得有点远,只能看到庙的外观。

书中照片是苏德辰积累了十六七年的,原本他打算全部用自己的,只是后来发现有些照片的精度不够。于是就通过科学网以及地质公园的朋友征集了一小部分。

“这是澳大利亚的海蚀崖,海水长年侵蚀、拍打海岸,使岩岸崩塌、后退,崩塌的断崖称为‘海蚀崖’,残留下来的岩柱叫‘海蚀柱’,这是最经典的海蚀地貌。我没去过澳大利亚,记得科学网黄智勇曾发过这张照片,就给他发信息,很快收到他发来的照片。”除此外,还有如科学网博主陈永金拍的尼亚加拉瀑布,王从彦拍的黄果树瀑布,张红旗拍的露易斯湖、佩图湖,等等,苏德辰笑称这“有点众筹的味道”。

参考文献超过400篇

《地质之美——经典地貌》一书共分了7个大类,分别是山岳冰川地貌、河流湖泊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成地貌、红层及丹霞地貌和火山地貌。

不过,因为目前科学界对地貌没有一个特别权威、统一的分类,苏德辰就基于自己掌握的材料做了以上分类,基本包括了典型地貌。

同一个地貌往往具有多种成因,因此地貌的分类难以统一。比如说位于黑龙江省内的五大连池,主要由最新的火山喷发物填塞、分割了火山爆发前既存在的一个巨大的湖泊之后形成的五个湖泊。从火山的角度考虑,这是典型的火山地貌,而从水的角度考虑,五大连池又属于湖泊地貌。

因此,“归到哪类,主观性比较强些”。苏德辰表示。

另一种复杂情况是,相似的地貌特征却有截然不同的地质成因,如“形形色色的瀑布”一节,收录了主要的不同成因类型的瀑布:黄果树瀑布是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镜泊湖、五大连池的瀑布则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河水从堰塞坝上溢出后形成的火山瀑布;尼亚加拉瀑布是河流经过软硬不同的岩层,河水沿着软岩层长期向下侵蚀形成的。

这本是以图为主的书,文字并不多,对每种地貌都有简练的概括,一些照片下有几句说明。但明显可以看出,每段文字都不是简单生硬地照搬教科书、词典的概念,信息量大,且通俗易懂。这是苏德辰花了很多功夫再加工的。

“一句很短的话,都是查了几十篇文献归纳出来的。”每写一个定义时,他要把所有涉及定义的经典教科书、地质词典,以及网上的、国外的反复对比,去伪存真,再用比较简单的语言总结出来,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书后列入的参考文献有100余篇,实际上编写这本书所用的参考文献超过400篇。

在选照片时,苏德辰还特别注意能反映地质特征的照片。比如壶口瀑布,汛期因水量太大将峡谷或者河道漫住,虽然十分壮观,但他却选了枯水期的照片,这样更能看出周边岩石的状况。可以说每段文字、每张漂亮照片背后都凝聚了编者的用心。

更美风景在了解之后

“丹霞地貌中的‘丹’指的是红色,而雅丹地貌的‘丹’与红色无关。”“沙丘不仅仅是在沙漠,还会在河流、湖泊中形成。”在采访中,苏德辰侃侃而谈,让人不自觉地对这些地学内容发生兴趣,“你熟悉了那些石头,它就会给你唱歌,你不熟悉它,那就只是冷冰冰的石头”。

“每年冬季,壶口地区气温骤降,黄河水以及岩石孔隙和裂隙中的水都会凝结成冰,体积增大10%,这种现象称为‘冻胀’。”黄河的壶口瀑布除了正常的水流侵蚀作用外,这种冻胀作用加剧了岩石的破碎风化过程,这是形成壶口瀑布的气候因素。而这冻胀概念并不只在这里出现,冰山、冰川,其实也存在冻胀作用,可以反复对照读,举一反三。

从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康定至泸定县的公路旁,会发现在周边沟谷中的石头表面布满一层红红的物质,特别是磨西古镇附近的燕子沟,几乎铺满了红色的石头。实际上,这种红色不是风化的结果,而是一种富含虾青素的藻类造成的。

“不过,研学很热,网上有大量的精美照片,可能比我的更漂亮,但其中不少照片做了后期,特别是还有不少解释错误,经常以讹传讹。”苏德辰告诉记者。

比如张掖丹霞地貌,实际上有三个景区,游客相对熟悉的是所谓的“七彩丹霞”,但“七彩丹霞”并不是典型或者说严格意义上的丹霞地貌,称其为彩色丘陵地貌更为准确。而张掖冰沟丹霞,因“柱状、塔状、城堡状等地貌极为发育”,才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而两个景区相隔十几公里。

苏德辰希望,“地质之美”能成为一个引子,读者可以自己去挖掘更多有意思的内容。

苏德辰:我为什么要做科普

尽管如今多方都在呼吁科学家做科普,但是真正要做并不容易。苏德辰做的是沉积学研究,他有做科普的想法和两次切身经历有关。

一次是在国内,几年前,参加科技部“973”项目答辩会期间,一位其他领域的科学家问他,你们打那口5000米的科学钻探会不会把地球打穿?苏德辰只好解释说,5000米的深钻,对于人类来讲已经是比较难为的一件大事,但相对于直径12800公里的地球来说,不过是在“鸡蛋壳”上打个浅浅的小孔,连蛋壳的五分之一都没有钻透。

另外一次是在德国,他们一行地质学家参观德国的一个陨石撞击坑。旁边一位来参观的普通女游客,凑过来看他们的地质图,并准确地指出了陨石坑。苏德辰很惊讶,以为她也是学地质的,结果她是医生。

这样的对比,让苏德辰感触颇深。对他来说,做科普是一种责任,要将最基础的地学常识整理出来,让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以及普通民众了解地学,喜爱地学。

2008年,苏德辰在科学网开通了博客,算是开始了“科普生涯”。他给博客定的标签是“地学科普与地质灾害”,内容多是与地质相关的内容,在多篇汶川地震的博文中,不仅提到了地震后的惨状,还特别提到震后重建短暂的繁荣、特大泥石流肆虐后几个阶段沧桑巨变的场景。

2015年12月21日,深圳发生了“山体滑坡”事件,当天他在科学网发表了博文《本可避免的人祸——深圳市柳溪工业园的“山体滑坡”分析》,指出这场灾难不是自然界的“山体滑坡”,而是人祸。同时这也让苏德辰再次意识到做科普的必要性,“如果普通民众有基本的地学常识,可以避开,不在这里置业,工厂里工人有常识,也能及早作出反应,避免这场灾难。”

在四五年前,苏德辰“正式”投入科普,打算写一系列地质方面的科普书,并列出了提纲,读者对象是没有或者有较少地质学基础的人。2016年初,苏德辰和石油工业出版社的编辑马新福一拍即合,开始了“地质之美”系列的出版计划。为此他还自费出国3次,4次到广东丹霞山考察。

“做科普需要奉献。”苏德辰表示这不是唱高调,而是真正明白了做科普的意义后体会。他还告诉记者,未来几年会投入更大精力在科普上,除了图书出版,还会通过其他方式向更多人普及地学。

《中国科学报》 (2017-03-03 第6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研究增强光动力灭菌效果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