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2/7 10:02:05
选择字号:
“慢就业”考验高校功利心

 

■陈彬

春节刚过,青岛市人社局便公布了一组2016年青岛市就业市场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该市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凸显。尤其是很多新毕业大学生并不急于寻找工作,而是选择自主创业或者较长时间的外出旅游甚至待业,慢慢考虑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种“慢就业”现象在新生代就业群体中越来越普遍。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该市的调查中,52%的“95”后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但剩下48%的人则选择回避就业,这对人才市场的供给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应该说,“慢就业”现象是近年来在毕业生群体中新出现的现象。该现象的出现与“95后”大学生强调个性和自主化有关。当然,也与目前整体的就业环境有关。而事实上,在国外,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久已有之,并不值得太过大惊小怪。

只不过,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的改变,除了影响人才市场的供应量之外,对高校整体的就业政策也带来了一定影响。对此,高校需要做出应对。

首先便是对高校就业率的影响。当前,毕业生整体就业率的高低依然是衡量高校就业工作的最重要参考标准,而“慢就业”现象的出现,必然会影响到高校就业率统计。对此,就业工作的衡量标准需要做出改变。事实上,单纯以就业率衡量就业工作的做法本就不合理,“慢就业”现象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给高校调整这种不合理做法提供了契机。

其次,“慢就业”给高校的整体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以往高校的就业指导一般持续到学生签约为止,但在“慢就业”的情况下,学生的就业期限被大大延长,而毕业期限却没有改变。因此,如何在学生毕业而未就业期间,做好对他们的指导工作,需要高校就业部门认真考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慢就业”现象直接考验高校的功利心。这一现象的出现模糊了“学生”与“社会人”之间的界限。在此情况下,高校更需要关注学生的长远成长,甚至将学生整体的职业生涯发展纳入学校办学体系中,这中间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但这项工作远不是一项“立竿见影”的工作。因此,学校在多大程度上以学生为本,也就拥有多大程度的动力。

《中国科学报》 (2017-02-07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