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仅是拼爹拼妈,还要拼导师、拼学校。发两篇C刊论文(的要求)都快把博士生和导师逼疯了。”前段时间,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军在公开场合建议,取消博士生毕业必须发表两篇C刊论文的硬性要求。
这番话惹得争议四起。有人觉得说到心坎上,也有人直言,如果发不出论文,还读什么博士?
实际上,对很多文科博士来说,C刊确实成了毕业的一道槛。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容量实在有限。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邹建军直言,这种规定,是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C刊,僧多粥少
“C刊”是学术圈内约定俗成的说法,它的全称为南京大学核心期刊(CSSCI)。每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都会公布期刊目录,在目录内的,就是C刊。
在很多大学,博士生特别是文科博士生拿到学位的前提条件,是发表至少两篇C刊论文。
“所谓的C刊总共只有750种左右,加上所谓的扩展版与集刊,也不过1000种。”邹建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如果每种刊物都是双月刊,每期刊发25篇文章,一年下来也只能发表15万篇论文。除了博士研究生,各高校对于副高以上职称也都有论文发表要求。“如果要求所有博士研究生都要发表所谓的C刊,那么就算是在现有数量上增加5倍C刊,也不够。”
发不出来,怎么办?
理工科学生还能在国外发表论文,找条“阳关道”,但对很多人文专业学生来说,要在国外找到合适投稿的期刊几乎不可能。“很多时候只能靠导师。”中部某高校一名博士生说,很多C刊压根不接受博士生单独署名的论文,因为教授们的论文都发不过来。所以,跟着导师发,或靠导师和期刊主编的人情关系在C刊中蹭一个位置发,是通行做法。
供需严重不平衡,使得发文章要版面费成了一种潜规则。邹建军就不止一次听说,有的C刊,收4万多元才能安排一篇,且一年后才能发出来。“期刊是国家出资,博士生也没有项目经费,本身就不该交版面费。”邹建军说,“大量博士生发C刊需要经费,是学校的不良政策逼出来的。”
邹建军强调,要求博士研究生发表C刊论文,这种规定没有根据,不符合实际,从多年实践来看,也没有成效。
一刀切的背后是单一化评价体系
“重点难道不应该放在博士学位论文上吗?”美国西北大学人文社科博士周佳(化名)觉得,人文社科在乎的是厚积薄发,需要博士生具有广阔视野,有能力建构一个宏大体系,这意味着博士生必须啃大部头,静下心来沉淀,用数年时间慢慢熬出一部作品——学位论文。
而对安徽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余一力来说,“沉淀”是一种奢侈。在论文发表压力下,他要在博士第一年完成期刊论文,在第二年完成投稿工作。“本来想好好读读康德和黑格尔,但真的没有时间。”
邹建军说,对于博士生的水平,最科学的评价标准就是同行专家评议,也就是所谓的论文匿名审稿和答辩委员会专家的评议。“C刊只是南京大学开发的一个数据库,它和学者的学术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有时甚至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把C刊论文作为博士毕业的硬指标,是各高校自行定的规矩。不过,整套要求的背后,是延续多年的“数论文”评价体系。
邹建军指出,高校把规矩定死就省事;而且,高校也有私心——学生发表论文数量多了,就能增加学校的“学术GDP”,以在各种评比中占据优势。
对学生,也有现实作用,否则找工作会被用人单位嫌弃。
但周佳没有这个担心。在他所在的学院,甚至不同研究领域的老师都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我导师今年都68岁了,一共才发表过30篇论文。”但这位导师是其研究领域公认的“大牛”。
“我赞成对博士生有要求,但不要唯C刊论。”余一力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位翻译学博士生,在读博期间只翻译了一部黑格尔著作。你说他水平高不高?当然高!但他能不能毕业?那必然是不能的。”余一力建议,完成基金、撰写专著,应该都作为博士能否毕业的评价标准,“眼睛不能只盯着C刊”。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7日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