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广南八宝镇,一座座规模不大的小山映入眼帘。这些小山形态各异,汇聚成别具风格的峰林,峰丛之下则是五彩的稻田和秀丽的壮族村寨。清澈的八宝河蜿蜒流过,串起两岸的13个壮族村庄。八宝壮族世代依山傍水而居,有灿烂的稻作文化,培育出了闻名全国的八宝贡米。
味道清香的八宝米和浓厚的稻作文化成了这里的标志性名片。2014年6月,农业部发布了第二批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就有云南广南八宝稻作生态系统。藏在深山里不为人知的美丽稻作文化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历史悠久,自然恩赐
云南广南八宝稻作生态系统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滇、桂、黔三省交界,地域面积2800平方公里,适宜八宝稻种植总面积15万亩。
八宝稻作生态系统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前,在历史上被列为“贡米”,封为“皇粮”,“每岁贡百担,专送京都”。据广南府志记载:“八宝米每岁贡百担,为明清两代贡米。”
由此可见其优异品质。八宝米色泽晶莹透亮,粒大、质软、味香、口感好,而且饭粒柔软而不烂、隔夜不硬、富于黏性、蒸煮时间短、饭冷而不散、清香可口,让人久食不厌。正是因为这些独特的品质而享誉天下。
历为明清贡米的八宝米因产于广南县八宝镇而得名。好品质源于好土壤,八宝镇优越的自然环境是八宝稻米如此优质的重要条件。八宝镇有“塞上小桂林”之称,素为上善之地,坐拥稀缺珍贵资源,仰自然恩赐。
八宝镇无可比拟的日照条件,恰到好处的雨露滋润,滋养了自然天成的八宝稻米。八宝稻作不仅天赋凛然,更能够精确地把控种植生产体系,精选土地,人畜耕种,顺时而为,培植有道。
1981年,广南八宝米被国家列为名贵稻种之一。
需要保护的活化石
广南县的八宝米虽然质量优异,但长期以来,由于单产低、产品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导致群众种植的积极性不高,形不成规模。
不仅如此,当地发展八宝米还存在着基地规模规范化程度差、农户素质参差不齐、基地的基础设施薄弱、对八宝米产、供、销等环节深层次拓展力度小、品牌营销战略研究不够、龙头企业的实力还不强、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
21世纪初开始,广南县对八宝米的生产、加工、销售进行行业管理,进一步提出“做强做大”八宝米产业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制定了发展规划,找准工作重点,提出了具体措施,以广南县八宝贡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到2007年底,八宝米基地种植面积稳步发展,种植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比2000年增6.2万亩、2648万公斤和8334万元,规模生产初步形成。销售量达573.8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578万元,产品已销往省内的昆明、曲靖、红河、玉溪、文山及省外的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形成了稳定的销售网络。
追本溯源,探寻八宝米的来历,可以确认数千年来是壮族人民驯化并培育了八宝稻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八宝壮民们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优秀文化,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艺术、宗教信仰与社会制度。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活态文化。她就像一块活化石,记录了整个壮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发展概貌。
如今,八宝稻作生态系统正面临着气候变化与社会变迁的双重威胁,且稻作系统本身存在效益较低、企业带动力度不足、科技支撑薄弱等问题,亟须得到系统的保护与发展。
为使这一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持续焕发生机,广南县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对八宝稻作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投入专项经费,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保障,并通过宣传、教育以及休闲农业的开展等,系统保护,打造品牌,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张晴丹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7-12-27 第8版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