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2/26 16:27:18
选择字号:
2017我在现场:深海大洋是我想念的地方

 

“爸爸,我好想你。”家属在码头迎接归来的“探索一号”科考队员

 

人与海,有着不解之缘。海洋孕育了生命,调节着地球的气候,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探索海洋的脚步,而这其中,科技工作者的身影首当其冲:

与“非常之人”的邂逅

讲述人:本报记者丁佳

三月底的海南气温已经很高,但却不及码头上等待的人群内心的炙热。与他们阔别了两个多月的亲朋好友——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队员,正乘着“探索一号”科考船,缓缓向岸边靠近。

历时68天,航行7929海里后,科考队员们顺利完成了第二次马里亚纳海沟海域科考任务,成功“做实”了万米深潜,取得了许多世界水平甚至世界领先的成果,带回了大量宝贵的科研样品。更重要的是,“探索一号”的远航,让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装备得到了实战的验证。

跟随着专程从北京来接船的中科院领导,我再次登上了这艘巨轮。踏上绿色的甲板,在迷宫一般的走廊里穿梭,爬上狭窄的金属楼梯,在船长室里停留片刻,大口呼吸着咸湿的海风,端详着从万米深渊舀上来的那瓶海水……我试图设身处地地去感受科考队员的船上生活,试图去理解,在他们晒得黝黑的脸孔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种坚守?

这两年,我多次报道了“探索一号”的科考活动,在我看来,这是一艘有“魔力”的船。我惊叹于他们所取得的成果,更被他们身上流露出来的情怀所感染,不管是领导,是大科学家,还是刚刚毕业的“毛头小子”,只要上了船,就都是兄弟,都是战友。

记得当时接船的那位领导,赞叹他们是“非常之人,做了非常之事,立了非常之功”。我深以为意。这,应该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

本报记者王佳雯在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考船上采访

我在海岛守护你

讲述者:本报记者王佳雯

今年10月,我在一次采访中登上了南海区域的一个小岛。当时,北京已经进入秋季,而这里却仍然烈日炎炎。对于一个北方人而言,那阳光有着令人难以忍受的力道,仿佛我的头顶顶着一个巨大的火盆一般。但最难受的并不是这个,而是那份黏黏腻腻的感觉。

同行的科学家告诉我,这里空气年平均空气湿度在79%,再加上空气中漂浮着高浓度的氯离子,难怪皮肤总是不爽利。

那次采访所住的旅馆,看上去十分整洁,但是水龙头和洗澡的花洒却锈迹斑斑。扳动水龙头还会发出铁锈摩擦产生的吱吱啦啦的声音,让人心里十分不痛快。

后来一问科学家才知道,按照大气腐蚀的严酷程度分,而这里为C5+,属于腐蚀等级最高的级别。一个矗立在海边的镀锌钢防腐蚀铁塔,在我们国家的北方地区用40年都没问题,甚至都不用涂防腐蚀涂料,但在这里的环境下,寿命却会大打折扣。

有一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的腐蚀总成本超过了2.1万亿元,也就是说当年将近有3.34%的GDP被严酷的大气环境给腐蚀掉了。而这就是科学家登上这个边陲小岛的原因。

身居水泥森林的人,可能会十分羡慕海岛生活,但真正到了这里才能体会他们的不易。那里的确在一次次涨潮后会有满地跑的螃蟹,也有渔民出海打捞回的鲜美海鲜可以享用。但是,蔬菜缺乏、淡水奇缺,曾经科学家都需要接天上的雨水过滤来引用,也有很多当地居民的脏器因此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更别说,科研队伍的人来自五湖四海,许多人对海洋环境几乎要重新适应。

采访临近结束时,记者们对这个海岛的新鲜感已经被消耗殆尽,正期盼着回家吃一顿地道的内陆美食。结果,预计有12级大风将登陆,航班被迫取消。

扛沙包、备吃食、把行李安放到高处、用毛巾倚住窗户缝……这是多少年我未曾见过的场景。台风登陆时,外面的椰子树摇摇摆摆,许多椰子、胳膊粗的树枝从树上坠落,在风中凌乱起舞。

没经历过台风的记者,会忍不住想冲到风雨中和台风来次亲密接触,但和风雨为伍的科学家思考的,却是如何守护住严酷自然环境中的人类文明……

王立平在海岛试验站观察材料样品

从空间到海洋

讲述者: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立平

为了组建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2015年8月3日,我和家人从干燥少雨的西北重镇兰州出发,驱车前往温润潮湿的滨海城市宁波。

2400公里路程,3天时间,那一路,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有对未来工作的期待,也有对工作生活了13年的兰州的不舍。

5日到达宁波时,材料所的薛群基院士和老伴金老师已经买了很多菜、鸡蛋和牛奶在宿舍等我。自此,我对家的记忆,在牛肉拉面的满足中,又增加了海鲜的鲜香。

过去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空间抗磨与润滑薄膜材料及其航天航空应用的研究,彼时却要肩负起海洋新材料与应用研究的重担,挑战之大可想而知。在2016年跑遍几乎所有海洋材料或海洋装备研究院所的基础上,2017年,我和团队的研究足迹开始沿着黄海、东海、南海、海南文昌,西沙永兴等沿海试验站和试验基地不断延伸。

我还记得,在四面环海的西沙小岛上,我们的研究设备曾遭遇过无数次暴风雨的洗礼。7月份的中午,西沙小岛的温度高达50多度,设备钢结构表面温度更是高达80多度,我们的团队就是顶着这样的烈日,安装维护着各类试验设备与装备。黝黑的皮肤和满手的水泡就是团队科学奉献精神和探索求真的最大的价值体现。

团队2年多的努力,也在这一年获得了回馈。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装备海洋环境下延寿的技术难题,成功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功能防护涂层体系,成果也不断地得到同行和市场的认可。

我们经常开玩笑地说自己“不差钱”,因为我们的科研经费多是来自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中科院各类项目的支持。

这一年,为了弥补实验室在自然环境试验场方面的严重不足,实验室通过与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国家电网以及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等合作建立了文昌海洋大气试验站、相关海洋(南海)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试验站。有了试验场所的支持,团队就更加有干劲儿,希望能够进一步在为我国海洋工程建设、海洋资源开发、海疆安全保卫以及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年终手记:

挺进深蓝

对很多人来说,大海是浪漫的。不管是壮丽的《泰坦尼克号》,还是凄美的《海上钢琴师》,无不在诉说着深海大洋慑人的魅力。

可对于中国来说,大海又有着另一番滋味。西方列强曾用坚船利炮叩开中国的大门,让近代中国蒙受了丧权辱国的屈辱。走向海洋,不仅是一种诗意的召唤,更是一种国家和平崛起的必须。随着蓝色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底色,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发展海洋科技,成为首当其冲的急需。

在一定程度上讲,海洋及临海区域的科学考察能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只有这种能力得到突破,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不断朝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迈进。

建设海洋科技强国,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题中应有之意。当前,我国处于由大变强、民族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正在由陆权国家向海权和陆权并重的国家转变。挺进深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建设海洋强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迫切需求。

目前,虽然中国等国家已经到达了万米深海,但实际上,人类对水深2000米以下的深海还几乎一无所知,在海洋观测和气候研究方面,我们还任重道远。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更需要坚定方向,建设和发展强有力的海洋科技力量,带动海洋科技产业的发展,更为人类认知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平利用海洋资源作出应有的贡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