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2/25 15:44:59
选择字号:
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候选展示

2017年,中国医疗领域群星闪耀、成果颇多。科研领域,病毒免疫逃逸与复制新途径被发现,内分泌肿瘤机制及干预研究有创新性突破;临床领域,全球首个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上市,中国高血压管理现状调查报告发布,人血细胞分子图谱(ABC)研究联盟成立,创伤救治的“中国模式”登上《柳叶刀》,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上播映我国专家的公益宣传片。

我们关注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对人类健康的巨大贡献,也关注这些成果背后默默付出的医药行业工作者。由《医学科学报》、《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主办的“2017中国十大医学进展/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希望评选出促进我国医学科学发展、推动全民健康,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年度医学进展和医学新闻人物,结果将于2018年1月1日发布。

我们梳理了2017年度中国医学领域内的重大科技进展,突破性的临床发现或应用,以及本年度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管理与经营、基层与服务、公益和科普领域对医疗行业进步与发展,对人类健康做出突出贡献的医疗人物。在征求业内专家意见后,遴选出了45项医学进展及21位医学新闻人物。

自12月25日~12月31日,这45项医学进展候选条目和21位医学新闻人物候选人,将在微信公众号“医问医答”上予以展示,广大用户可为其点赞。希望公众对我国医疗行业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优秀的医药工作者有更多了解。

45项医学进展候选条目展示如下:(基础研究25条,临床应用20条,排序不分先后。)

基础研究(25条)

1、发现病毒免疫逃逸与复制新途径

2017年10月30日,《科学》杂志在线刊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曹雪涛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感染所诱导产生的长非编码RNA能够通过调控宿主细胞代谢状态,以反馈方式促进病毒免疫逃逸和病毒复制。该研究揭示了表观遗传、细胞代谢和病毒感染之间的新调控网络,为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以及病毒免疫逃逸的未来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2、建成国际规模最大激酶靶点细胞筛选库

2017年4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该细胞库几乎覆盖了目前已知的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全部激酶及激酶突变细胞。它的建成,填补了国内新药创制领域此类检测体系的空白,将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3、揭示男性不孕不育新机制

2017年5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在《细胞》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人类Piwi基因突变致男性不孕不育。进一步揭示了该突变导致精子减少和异常的分子机制,并且提示了一种可有效治疗这类无精症/少精症的策略。该项研究工作是一项从人类遗传学到动物模型、分子机理及治疗策略探索的系统研究,能够为相关男性不育症的精准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策略。

4、小檗碱通过肠道菌调节血脂获重要进展

2017年6月24日,《治疗诊断学》发表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蒋建东所长、王琰教授主持的小檗碱课题组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中心合作的文章——肠道菌调控了小檗碱对高血脂症的个性化治疗。该工作的发表,对解释口服天然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基于肠道菌的药物药理学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5、发现个体衰老“差异之谜”

2017年11月9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蔡时青研究组的研究成果。揭秘个体衰老“差异之谜”。蔡时青研究组利用秀丽隐杆线虫来探讨个体之间衰老速度差异的遗传机制。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个体之间衰老速度差异的遗传基础,发现一条新的信号通路可以调控动物衰老,阐明了“胶质细胞-神经元信号”的遗传多态性调节了衰老速度,是近年来衰老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6、神经胶质细胞在缺血脑保护中的机制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伟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段树民团队等研究人员的联合研究,围绕脑缺血后胶质细胞-神经元信号失衡、结构功能改变以及相关调控机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之间存在电偶联特性。为确立神经胶质细胞在调控学习记忆等大脑高级功能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提供了确切证据,并且为预防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了治疗靶向。

7、建立通道间钙信号转导技术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世强研究团队在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和膜片钳电生理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单通道光学探测和通道间钙信号转导的研究技术,在国际上居领先优势。利用电生理优势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同步发放链”理论框架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感觉输入条件下神经细胞电活动的时序规律,研究后天经验如何影响大脑皮层神经网络的发育性构建,已取得重要阶段性发现。

8、SARS冠状病毒起源与进化研究获突破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团队在SARS冠状病毒起源与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者在我国云南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研究揭示了我国蝙蝠携带有不同株具有跨种传播至人群可能性的SARS冠状病毒,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2017年11月30日,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病原学权威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

9、深入研究HIV与宿主天然防御因子间分子机制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晓方研究团队选择重大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的病原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大量原创性前期工作基础上,对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病毒与宿主蛋白形成的蛋白质网络,在病毒侵染、复制、潜伏、出芽、耐药性中的功能和结构基础进行系统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高水平期刊。

10、实例挑战造血干细胞移植经典法则

2017年6月,国际血液学顶级期刊《白血病》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课题组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研究用实例挑战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LA全合同胞始终作为首选供者”的经典法则。该研究通过对1199例连续病例建立以供者和受者年龄、性别、血型相合为核心的积分体系,证明了单倍型供者可部分取代经典的全合同胞供者成为移植首选。

1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生态与分子机制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团队深入研究了近年来新发禽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起源和进化规律。率先阐明2013年在我国暴发的H7N9病毒的进化起源和动态重配模式,提出携带H9N2病毒的家禽是新型禽流感病毒的“孵化器”理论,并揭示H5N1、H7N9、H10N8、H6N1等重要禽流感病毒跨种感染人的分子机制。为指导禽流感防控、研发流感疫苗和治疗性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12、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研究与应用

暨南大学叶文才研究团队、中国药科大学王广基研究团队的联合研究,对60余种中药和天然药物中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不仅明确了上述中药和天然药物的物质基础,还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先导化合物。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创新三萜皂苷类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的方法,为三萜皂苷类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关产品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等。

13、内分泌肿瘤机制及干预研究的创新性发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曹亚南带领研究团队聚焦于内分泌肿瘤和2型糖尿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重点开展相关疾病的遗传、分子机制和干预研究。阐明了肾上腺库欣综合征肿瘤发生和激素合成增加的分子机制;发现了MEN1 基因突变导致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精确机制和小分子药物治疗方法;进一步首次报道了新的PNET关键基因YY1的高频热点突变,初步揭示了其作用机制。

14、发现T细胞活化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许琛琦研究员及其团队从T淋巴细胞活化机制方面进行研究,发现TCR胞内区的酪氨酸磷酸化受细胞质膜中的酸性磷脂调控,TCR周围的钙离子与酸性磷脂结合,从而打破ITAM与脂质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帮助ITAM磷酸化,并最终扩大TCR的激活信号,提高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敏感性。同时深入探究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和肿瘤免疫联合治疗方法。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在《科学》等杂志。

15、揭示改写生命的基因剪刀

2017年4月2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黄志伟教授课题组在《科学》发表新成果。揭示了改写生命的“神奇剪刀”——CRISPR系统“关闭开关”anti-CRISPR抑制SpyCas9活性的分子机制。CRISPR/Cas系统是细菌用来保护自身免受噬菌体感染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基于这项基因编辑技术的一些临床试验也正在开展中。

16、揭示DNA复制和核小体组装偶联机制

2017年1月27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李晴研究组在DNA复制偶联的核小体组装的机制方面做出重要突破,该成果在线发表在《科学》上。该工作发现单链DNA结合蛋白RPA通过结合组蛋白H3-H4,形成一个高效的平台递呈组蛋白到新合成子链起始核小体组装。这一发现揭示一条全新的DNA复制和核小体组装的偶联机制,大大促进染色质复制领域的发展。

17、人血细胞分子图谱(ABC)研究联盟成立

2017年9月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牵头有关单位,依托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共同成立人血细胞分子图谱(ABC)研究联盟,以期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攻关,创新资源数据共享机制,突破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努力为我国医学科学事业作出贡献,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

18、揭示胰岛细胞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u结构

2017年1月12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陈雷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宁研究组合作,在《细胞》杂志发表文章,解析了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KATP)的中等分辨率(5.6Å)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KATP组装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工作机制提供了结构模型。

19、线粒体外膜融合机制的新发现

2017年1月23日,中山大学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嵩教授团队在《科学》上发文,提出Mfn1介导线粒体栓连的机制性模型。研究揭示了Mfn1催化机制的独特的特色和在过渡态下GTP的结合是如何有道构像的变化,进而促进了G结构域的二聚化。研究同时揭示G结构域二聚化的扰乱废除了Mfn1的融合活性,提出Mfn1介导线粒体栓连的机制性模型,进而为线粒体外膜融合机制的分子基础提供了新的见解。

20、首次建立具有全能性特征的多潜能干细胞系

2017年4月6日,《细胞》期刊在线发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组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具有全能性特征的多潜能干细胞系,获得的细胞同时具有胚内和胚外组织发育潜能。研究涉及诱导多能干细胞及细胞重编程的分子机理、人多潜能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以及建立人源化小鼠疾病模型的研究。

21、遗传增强“超级”干细胞首次被获得

2017年7月7日,《细胞研究》期刊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北京大学汤富酬课题组和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曲静课题组的联合研究成果,首次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干细胞的遗传增强,从而宣布了国际上第一例遗传增强人类干细胞的诞生。

22、破解寨卡病毒引发小头症之谜

中国军事医学研究院秦成峰团队联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团队等共同发现,一个氨基酸位点上的突变导致寨卡病毒的毒性显著增加。这种突变病毒在人神经前体细胞中表现出更强的感染能力,导致更为严重的细胞死亡,进而引发小头症。这项发现为今后寨卡病毒的病原监测和风险预测提供了重要靶标,对于寨卡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和疫苗药物的研发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发表在2017年9月《科学》杂志上。

23、发现世界首例成人HIV抗体阴性艾滋病合并KS病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张弘研究组、感染内科李太生研究组、病理科联合报道了世界首例成人HIV抗体阴性艾滋病合并肺卡波西肉瘤病例,发表在2017年11月《临床呼吸杂志》上。北京协和医院率先在国内通过病理确诊肺KS,具有开创性意义,有助于提高国内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通过核酸检测发现患者体内存在高复制的HIV 病毒,从而确诊为晚期艾滋病,揭示了HIV核酸检测在艾滋病诊断中的重要价值。

24、揭示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与周期调控新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张华凤课题组、高平课题组联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王俊峰课题组,在肿瘤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与周期调控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与2017年11月15日发表在《自然 通讯》上。该研究首次发现了周期调控蛋白Plk1在调节生物大分子合成方面的新功能,揭示了代谢重编程与周期调控相互协调共同促进肿瘤细胞快速增殖的新机制,对临床肿瘤的靶向治疗有潜在的指导意义。

25、揭示传统中药苏木作用新靶点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屠鹏飞团队的研究,揭示了传统中药苏木的抗神经炎症活性成分苏木酮A的直接作用靶点蛋白为肌苷-5-单磷酸脱氢酶2(IMPDH2),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2017年7月《美国科学院院刊》。这一研究成果同时也在IMPDH2蛋白上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药物作用位点,对于今后以IMPDH2蛋白为靶点的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的设计和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临床应用(20条)

1、首个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获新药注册批准

2017年10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载体)”的新药注册申请,成为全球首个获批新药的埃博拉疫苗产品。该疫苗由军事医学科学院陈薇团队研发,在非洲塞拉利昂开展的Ⅱ期500例临床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疫苗研究首次走出国门后的历史性突破,是由我国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重组疫苗产品。

2、生物人工肝有望实现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惠利健研究员团队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科学家合作,突破“类肝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成功研制出生物人工肝系统。生物人工肝是一种体外肝功能支持系统,可以短时间代替肝脏功能,促进肝衰竭患者自体肝功能的恢复。同时,国内首条人源性生物人工肝临床研发生产线也已在嘉定区建成,产品预计三到五年内投放市场。

3、胃癌综合防治体系关键技术创建及应用

在国家计划项目支持下,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团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多家研究单位开展的联合研究,创建了集胃癌的预防、早期诊治、综合治疗及转化应用研究一体化的胃癌综合防治体系,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综合防治体系相关成果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采纳作为制定胃癌预防策略的重要依据,并被列入胃癌诊治的 NCCN 国际指南。

4、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建立与推广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及其团队,在创建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的基础上,围绕肺癌靶向治疗,开始肺癌分子分型和精准靶向治疗的一系列临床转化研究,取得了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团队在收集8000多例肺癌标本,并发明了多基因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肺癌的驱动基因谱,为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5、高低温复式肿瘤微创治疗设备获批上市

2017年2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与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世界首台集高低温消融治疗功能于一体的复式肿瘤微创治疗系统——“低温冷冻手术系统”,成功将复合型肿瘤微创消融治疗装备推向临床应用。该设备获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III类有源医疗器械注册证,相关工作得到国际国内高度认可。

6、完成中国最大规模高血压调查报告

2017年10月25日,《柳叶刀》连发两篇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蒋立新团队有关中国高血压管理现状的最新调查报告。调查样本涉及170多万人,是迄今为止中国覆盖最广、规模最大的高血压调查报告。两篇文章的研究结果相互呼应,揭示出了我国高血压防控面临的挑战,阐明了其中亟待改善的关键环节,为推进我国高血压管理提质增效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

7、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研究团队针对肝硬化和乳腺癌早期无创诊断的重大需求和技术瓶颈,发明了基于超声波力学效应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实现了剪切波弹性成像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仪器研制。核心技术与器件经过临床测试和转化,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超声弹性成像以及融合弹性成像的高端超声影像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肺癌精准放射治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其重要治疗手段。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放疗精度不断提高,但整体疗效仍不理想。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李宝生团队、东南大学舒华忠团队等研究人员联合攻关,对肺癌精准放疗的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放射肿瘤学、图像处理及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杂志。

9、成功研制我国首个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种子株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家研究单位,成功研制我国首个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种子株,终结了我国流感疫苗株必须依赖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历史。显著提升我国新发突变病原快速识别能力的同时,系统揭示患者临床特征,创建并应用“四抗二平衡”和创造性应用李氏人工肝技术消除“细胞因子风暴”,显著降低病死率,使我国新发突变传染病救治技术引领世界。

10、红斑狼疮诊治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陆前进研究团队、深圳市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联合,围绕红斑狼疮这一复杂性疾病诊治难题,历经19年共同攻关,创新性地建立了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DNA甲基化诊断技术,突破了现有的诊断瓶颈,解决了临床关键问题。从整体上提高了红斑狼疮的临床诊疗水平。

11、重大寄生虫病防治关键技术建立及应用

疟疾、血吸虫病和肝吸虫病在我国是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三大寄生虫病。迄今全球尚无寄生虫病疫苗问世。创新防治技术的关键是需要解决针对这类病原体的科学和技术瓶颈问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潘卫庆团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余新炳、南方医科大学李明团队等多家研究单位在大量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建立了由8种技术系统集成的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的研发平台,并在疾病诊断和疫苗研发两大领域进行应用。

12、成功研制我国首款超声微泡造影成像系列设备

西安交通大学万明习研究团队研制成功我国超声微泡造影成像首套实验系统和首台原型样机,推出我国首款超声微泡造影成像和灌注参量成像产品设备,形成两个系列共14个型号的产品设备,产品设备已获得国际行业认证。除主要用于疾病的常规造影临床应用以外,进一步用于肿瘤检测、心血管疾病、早期小肿瘤定性分级检测与边界确定,以及治疗监控成像与术后评价等疑难病例的临床诊断和前沿科学研究。

13、研究并建立推广新型戊肝病毒检测技术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佑春团队自1996年开始从事戊型肝炎病毒(HEV)的研究,并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河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西北民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攻关。先后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HEV 4型和兔HEV,并围绕着这两个新型HEV开展了病毒结构、致病性、传播因素、流行特点、动物模型以及诊断技术等系列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

14、大血管覆膜支架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参与研究的、用于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的医疗器械“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已经批准上市。这是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该产品采用主体支架与分支支架一体式结构设计,建立常规主动脉导入路径,并在导入支架前建立肱动脉-股动脉导入路径,从而实现主体支架和分支支架的同时导入。

15、脑胶质瘤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研究团队先导的脑胶质瘤诊疗,建立了中国最大且具有随访数据的脑胶质瘤组织样本库,脑功能区胶质瘤术中唤醒下手术精确定位与高级保护策略,脑胶质瘤分子病理指导下个体化综合治疗等。并制定了脑胶质瘤术中唤醒手术专家共识。

16、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微创治疗体系建立及应用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慧林团队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召民团队等联合研究,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微创治疗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建立了以“穿刺、复位、灌注”为核心的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关键技术,建立了OVCF个体化诊疗策略,同时研制了专用生物活性骨水泥,形成了一整套OVCF微创治疗体系并应用于临床,从根本上改变了OVCF的治疗理念。

17、外科术式改变脑血流创新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教授领衔的项目组通过采纳国际领先的无创优化血流分析、计算机流体力学等新技术,大胆开创新型脑血流重建手术,将病死率高达68%~85%的难治性颅内动脉瘤变为“可治”,手术优良率为96%。已成为目前国际标准术式,研究成果由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和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进行推广应用。同时,项目组革新颅内外搭桥技术治疗烟雾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8、中国高龄老人存活与健康调查分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毅与4位合作者联署的论文在《柳叶刀》发表。针对老年人口延长寿命的议题,曾毅及其合作者基于已持续进行17年的“中国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研究”,对近两万名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柳叶刀》对此论文宣布“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龄老人研究,其发现对中国和其他所有面临人口老化挑战的国家都有重要意义”。

19、利用AI在30秒内鉴定血型

2017年3月15日,《科学转化医学》期刊以封面的形式全文刊登了第三军医大学罗阳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发出一种既方便又便宜,而且准确率极高的血型测试试纸,可以做到在30秒内检测出ABO血型和Rh血型。在2分钟内实现仅用一滴血完成包括罕见血型在内的正向和反向同时定型。同时团队还设计出一套自动识别算法,能够根据试纸的颜色变化读出血型。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使测试准确率超过99.9%。

20、首次实现智能手机远程调控治疗糖尿病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手机已成为移动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4月26日,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叶海峰研究员课题组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发表文章,巧妙地将合成生物学与电子工程学相结合,开发了一种集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智能诊疗新系统,首次实现通过智能手机超远程调控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21位医学新闻人物候选人展示如下:(候选人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基础研究(4人)

程功

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

2017年5月,程功研究团队发现,亚洲系寨卡病毒非结构蛋白NS1上的一个氨基酸位点突变,最终导致寨卡病毒可以更高效地感染蚊媒,这可能是寨卡病毒大范围流行的重要原因。这项发现为寨卡病毒暴发流行提供了科学依据,NS1蛋白作为一种潜在的传播阻断型疫苗,已在动物模型上开展评估。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

2017年11月,程功研究团队于《自然 通讯》发表论文,揭示ama-氨基丁酸(GABA)信号通路是多种蚊媒病毒感染蚊虫的共用感染辅助机制,该项研究为深入理解“病毒-蚊媒”之间互作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2017年,程功获第三届“树兰医学青年奖”“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

程和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

2017年5月,程和平团队成功研制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获取小鼠自然行为中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的高速高分辨图像。此系统将为“看得见”大脑思维,可视化研究自闭症、阿尔滋海默症等脑疾病的神经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在超高分辨在体成像系统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技术革新,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 方法》。

2017年6月,程和平团队发现,神经元树突“线粒体炫信号”在神经突触传递短时程记忆向长时程记忆的转化中可能发挥着关键作用,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 通讯》。

蒋立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助理。

蒋立新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从事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和大规模人群调查工作。2017年10月,《柳叶刀》杂志刊发了蒋立新团队两篇有关我国高血压管理现状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研究来源于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另一篇文章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及质量的综合评价”项目的一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5岁~75岁人群中约1/3为高血压患者,但仅有6%的患者得到控制。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开展的覆盖最广、规模最大的两项高血压管理现况调查,有学者提示,这些研究结果为推进我国高血压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为各项政策的细化和深化提供了清晰的靶点。

乔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乔杰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线工作30年,是一位活跃在我国生殖健康临床一线的医学工作者。她制定了适用于中国PCOS的诊断标准,通过改进技术显著提高了妊娠成功率,并首次解析了人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DNA甲基化调控网络,引领中国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进入世界领先前列。

2017年4月,乔杰领导北医三院与北大团队联合揭示了人类胚胎期生殖细胞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成果发表于《细胞》。该项研究描绘的体内正常生理情况下人类胚胎生殖细胞的发育历程,为生殖细胞体外成熟与培养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生殖细胞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靶标。

2017年,乔杰获“何梁何利奖” “2017第二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

临床应用(4人)

姜保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大学医学部骨科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创伤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主席。

从1987年至今,姜保国在周围神经及脊髓损伤与修复、脊柱及四肢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的修复与重建、手部创伤的早期修复与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曾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7年1月,姜保国带领开展的“中国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建立与推广”项目;6月,姜保国赴柬埔寨进行访问与交流,创伤救治的“中国模式”在柬埔寨得到进一步推广;10月,其研究团队的“创伤救治”的中国模式刊登于《柳叶刀》。

2017年,姜保国获“何梁何利奖”。

田伟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

田伟于1997年在积水潭医院创建脊柱外科,三十余年一直致力于骨科诊疗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研究及应用,是我国骨科手术导航和机器人临床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2016年12月,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上,田伟向世界展示了名为“天玑”的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这是国际首台可用于脊柱、骨盆、髋臼、四肢等多部位的通用型骨科导航手术机器人。

2017年,由于在骨科手术导航和机器人领域的突出贡献,田伟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夏宁邵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夏宁邵在疫苗、传染病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他领导团队突破理论和技术障碍,创建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肠杆菌类病毒颗粒疫苗技术体系,藉此研制出全球首个上市的戊肝疫苗及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国外的宫颈癌疫苗(基本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开辟了基因工程疫苗研发的新途径。夏宁邵先后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010),累计获得57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其发明的戊肝诊断试剂成为国际金标准。他还研制出多个质量领先的艾滋病毒诊断试剂,使国产艾滋诊断试剂在国内市场居主导地位。

2017年,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上,夏宁邵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姚玉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学三系眼科学教研室主任,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副所长。

角膜病是眼科的大病,据统计,全国有1000万病人,其中300万人已经失明。姚玉峰自上世纪80年代成为眼科医生后,就致力于角膜疾病的研究与临床。2017年,他成功主持了世界上第一例由他独创的角膜移植术,解决了排斥反应这个几个世纪难题。姚玉峰创造的技术,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美国眼科科学院快讯称之是“该领域治疗方法的一个突破”,这一成就被写进美国医学教科书,《新闻联播》连续两天报道。

2017年,在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上,姚玉峰荣获全国卫生行业最高荣誉奖——白求恩奖章。

管理与经营(4人)

董家鸿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

作为当今中国肝胆外科的领军人之一,他相继创建三家全国肝胆外科病终点站式诊疗中心和示范基地,打造了三支擅长复杂肝胆道病诊疗的精英团队,救治了数以万计海内外复杂危重肝胆病患。率领团队培训了2000余名国内外专科医师,帮助和指导了176家省级和师级医院开展复杂肝胆手术,主持制定了一系列临床实践指南,促进了我国肝胆外科的规范化进程和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提升我国肝胆外科的全球影响力作出了贡献。

任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期间,董家鸿带领该院设计了明确的职业晋升路径,学科骨干流失率极低。目前,医院正在量化医生技术服务价值,使医生薪酬合理化,未来该院的一项发展目标是成为职业医疗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现代医院管理人才。

李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院长。

作为医院管理者,李宁带领北京佑安医院积极搭建平台,拓宽艾滋病服务范围,在艾滋病“无歧视”人性化医疗服务方面走在国内前列。目前佑安医疗联盟平台已经发展了78家医院,遍及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个城市中。联盟网络成员单位有效的扩大了艾滋病治疗的覆盖面,受益的感染者不断增加。

李宁非常重视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组织的培养和建设,在他的指导下,恬园工作室探索出了一套医院、感染者小组、疾控部门三位一体的艾滋病教育、预防、关怀、随访管理模式。

2016年,李宁获第17届“贝利-马丁奖”;2017年,李宁获“敬佑生命•2017荣耀医者”公益评选金柳叶刀奖。

廖新波

广东卫计委巡视员,曾担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等职。

2004年,廖新波履职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当时,在官员群体中,廖新波是最早开设博客、微博的一批。他以“医生波子哥”的身份笔耕不辍,写了两千多篇篇博客,实名微博近2万条。他关注医疗政策和热点话题,网络发言多围绕医改,从抨击“看病难”到质疑“平价药房”,剖析问题一针见血,观点犀利恳切。他的博客访问量约1700万,新浪微博粉丝363.5万。

在互联网上实名发言的官员中,廖新波的官职不是最高,但因率直发言被媒体评为“最出位”官员,树立了新时代敢于亮剑、敢为人先的的官员形象。

刘玉村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大医学部党委书记。

从2006~2016年,刘玉村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医院完成了从低潮到巅峰的转变。刘玉村始终强调,医院发展必须“先文化后经济”,他认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文化核心是传承“水准原点”,核心价值观是“厚德尚道”,这也是北大医院的院训。

北大医院新门诊楼门诊大厅柱子上有一块铜牌,刘玉村以个人名义在上书写的一封信:尊敬的来者,无论您因为什么来到北大医院,您都是我们尊贵的客人,您都应该受到礼遇。他说,这是一家有温度的医院理当具备的态度。

2016年,刘玉村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内科及外科医师学院(RCPSC)荣誉院士称号,他也成为RCPSC成立86年来第一位荣获此项殊荣的亚洲人。颁奖词中说,“在他的带领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经成为中国医师培养的领袖,更是国家的典范。”

基层与服务(4人)

骆抗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我国著名传染病学家。

从医66年,骆抗先从未发生医患纠纷,几乎没有休过一次假,节假日大都泡在病房和实验室。如今86岁高龄的骆抗先,仍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坚持每周出三次门诊,带着两名研究生,常凌晨一两点还在指导课题、修改论文,甚至自掏腰包2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

不仅如此,抱着“要为更多的病人服务”的念头,在学生的帮助下,骆抗先从零开始学习电脑操作,75岁时开通了“骆抗先的乙肝频道”博客。开通博客11年来,他坚持每周更新文章,还3次将博客文章集结成书出版。目前,博客访问量已超过1300万人次,在线阅读者多时有1万多人,骆抗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医生”。

骆抗先说,如果能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此生圆满了。

徐根保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麻防科科长,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康复中心主任。

1989年,徐根保作为一名专职麻防医生进驻到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康复中心(麻风村),至今在“麻风村”已做了28年“麻风医生”。在这里,坚持15年以上的只有徐根保一人。“麻风村”最高峰时有280多人,如今只剩下77位,平均年龄73岁,徐根保陪伴了其中绝大多数老人的最后时光。

几十年来,徐根保还带领他的团队跋山涉水,跑遍了江西省60多个市县,行程3万多公里,筛查群众7万余次,累计会诊治疗4000余名麻风病人。同时,他还为抚州市、吉安市及南昌市各县区皮防所、乡镇卫生院培养了4000余人次专(兼)职麻防人员,提高了基层麻风病诊疗水平,减少了麻风病肢残的发生。

2012年,徐根保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徐根保当选十九大代表。

王耀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多年来,王耀献号召东直门医院联合全国各级中医医院,打造了以东直门医院为核心的全国中医医院战略联盟。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战略联盟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国各个地区,涉及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帮助联盟成员单位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2017年,王耀献在菲律宾被授予2017年度顾氏和平奖。顾氏和平奖基金会评价道,王耀献医生在中医药的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和带头作用,被国内外医疗界高度认可,是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突出领导者。这也是继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又一位中医药人获国际大奖。

朱立宏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医生。

朱立宏,这位“超级劳模”医生1年接诊3.5万人,休息不到10天,他说“工作就是他最大的爱好”,这也是朱立宏近10年的工作常态。多年来,他还练就一身“绝技”:一口水不喝,却可以跟病人说上一天的话。朱立宏说,“其实并不觉得苦,真的是乐在其中,是在享受工作。对于医生来说,能够为患者解除病痛,他会永远记得你,这是很幸福的事。”

他的付出,赢得了患者的理解。朱立宏的医患关系就是在以心换心的互动中和谐起来。

公益与科普(5人)

郭树彬

北京市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会长。

在郭树彬的大力倡导和牵头下,2015年10月,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及分会科普联盟成立,带领百余名专家组团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公众传播健康医学知识。

2016年10月,由郭树彬等共同发起的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立,汇聚了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医疗自媒体,包括82家个人自媒体,34家以小编名义加入的机构自媒体,构建医疗专业人士与媒体的“大家庭”,畅通科普渠道,扩大受众群,总粉丝数量覆盖近2亿。

2017年12月,郭树彬作为发起人之一,成立了“中国健康科普联盟”,以期全面推动中国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刘海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2001年,刘海鹰组建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从医31年,他完成了15000多例手术,是我国单刀手术量最高的脊柱外科医生。学科攻关之余,2011年,刘海鹰发起成立了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并担任理事长,著名体操奥运冠军李宁担任副理事长。6年来,基金会的医学专家和志愿者,深入祖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先后为4000 余名脊柱病患者进行义诊;通过联办讲座论坛、讲解手术等方式,对 150 余名基层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班培训,其中有数十位基层骨科医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治愈70余名位贫困脊柱疾病重症患者;先后投入救助金额达500 万元以上。

2017年,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上播映了刘海鹰发起倡导的公益救助活动宣传片,一时间,世界窗口看中国公益的新闻成为网友热议话题。

 

缪中荣 何义舟

缪中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何义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ICU主治医师。

自2000年起,缪中荣开始专攻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教研之外,缪中荣利用多年的临床经验书写科普书。2016年,缪中荣与爱好漫画的何义舟结缘,共同为微信公众号“小大夫漫画”创作内容。缪中荣书写文稿故事,何义舟将文字转化成漫画,将生涩的医学知识可视化,轻松快捷与读者沟通,公号阅读量长期居健康科普公号前三甲。目前公号的粉丝突破30万,单篇最高阅读量破200万。截止2017年11月,“10万+”文章数量共计30余篇。

2017年,“小大夫漫画”获得“今日头条金处方奖”。

张永莲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永莲是一位分子内分泌学家,年逾八旬的她,多年来频繁为全国大中小学生做科普报告,通过讲述自己的科学梦与成才路,让科学精神走进社会公众,走进青少年学生。在普及生命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授科学思维和方法,激发青少年对科技探索的热情。她的科研故事被收录在《科学梦与成才路》、《她们眼中的她们》等书中,与更多的公众分享自己科研路上的成功经验与人生启示。

2017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揭晓,张永莲获年度“科普杰出人物奖”。

本次活动微信点赞于12月25日19:30开启,敬请扫码关注。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