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12/11 16:07:33
选择字号:
“创新二”号科考船交付使用
中科院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实现谱系化
 
 
 
中科院海洋院所长王凡(左)与京鲁船业负责人签订交船议定书
 
 
  “创新二”号科考船
 
近日,300吨级河口浅水型科学考察船“创新二”号在山东烟台正式交付使用。这艘全新的科考船将重点应用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长江口生态站,成为我国河口浅水海域科考的“轻骑兵”。据悉,“创新二”号的交付使用,使中科院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实现谱系化,具备了从10米以内浅水到万米深渊全覆盖的综合科考能力。
 
又添河口浅水海域科考“轻骑兵”
 
“创新二”号由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船承建,是一艘适用于长江口附近河口浅水区和近海区的小型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将重点支撑开展长江口及其南北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观测和现场模拟研究。
 
据介绍,“创新二”号配置常规水文和生物绞车,专业信号传输绞车,具备对河口和近海浅水区海洋生物、生态、环境、化学要素观测和采样能力,兼具水文、地质、气象等其他学科的观测和采样能力。
 
同时,“创新二”科考船还配置渔业资源调查用渔具的起放网设备,具备基本的渔业资源调查能力;配有干性实验室和湿性实验室,具备简单生物、化学的样品处理和分析能力;配置船载定位系统、船用雷达和卫星通信设备等。
 
长江口邻近海域一直是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但长江口邻近海域目前尚无长期观测台站,观测资料大部分来自针对特定科学问题的海上调查,很难做到实时、长期、连续的观测,获得的数据资料也难以实现开放共享。“创新二”科考船作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长江口生态站的重要观测平台,将用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洋气象、化学、生物、地质、环境、水文等多学科综合调查及重要生态环境要素的长期观测,将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演变研究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弥补中国河口浅水海域的科考短板 科考船队谱系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创新二’号科考船精致玲珑,功能齐全,适合在水深10米以下的河口近海地带开展科考作业。”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介绍,这不仅弥补了中国河口浅水海域的科考短板,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创新二”的交付使用,使得中科院海洋科学考察船队拥有了“科学”、“实验”、“创新”和“探索”四个系列的10艘科考船,大的有五六千吨,小的有300吨,科考船队实现了谱系化。使得我们从深到万米深渊,到浅到河口海岸,具备了综合性的、先进的、完备的科考能力。
 
“这条船入列以后,将跟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的‘创新一’号船,构成了从中国的渤海、黄海到东海的河口海岸的全覆盖的科考能力。”王凡说:“也与我们这两个研究所,从北到黄河口,南到长江口,两个母亲河口,中间有4个观测台站,与黄海、东海几十套潜标、浮标构成的观测网,加上这两条船,以及‘科学三号’船在大陆架上的科考,以及‘科学’号等,将为我国从河口湿地到深海大洋,构成一个完整的全学科的、全水层的、综合性的科考能力和长期的对海洋环境和资源的监测,对我们国家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凡对记者表示:“中科院海洋科学考察船队的船舶要深化共享机制。高级技术队伍要共享,船载设备要共享,实现科考资源的高度共享,并通过统一调配,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不但能满足中国科学院自身的科考需要,也将向国内外单位开放共享。”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